第十二章 还俗去吧(1 / 1)

静修跪在老君像前,想起很多往事。 那时,她又困又饿,也像如今这般浑身乏力,心无所属。赵静水道长走到了她的面前,抱起她,问她父母何在?兄弟安否? 她知道什么?她只会哭。 还是旁人代为解答,她父失母亡,每日与叫花为伍,诸多可怜。 赵静水带她回道观,成了她的师父。 初时,她也曾小心翼翼,一心想要讨人欢喜,免得被赶下山去。 但是,众人心善,将她捧在手心,小心呵护。她的小心一天天的丢了,变得刁蛮任性,肆无忌惮。 新来的小道姑,她呼来喝去,对师父,也早没了敬畏,她知道怎么对付她,撒撒娇,摇摇胳膊,抱抱脖子,师父总会答应她。 就这样,一天天,她变得与从前不同,总以为,这是好事,是一点点从往日穷困交迫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其实,错了。 她走上了一条邪路,变成了一个更贪婪,更自私的人。 殷七七说修道先养心,少私寡欲可以养心,我私欲如此之重,如何养心?她是对的,她一开始就是对的。为什么我听不进去? 静修觉得眼泪已经无用了,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忏悔,悲愤,如果能哭出血来,多好呢?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阳光扑了进来,明明七月天,正当热时,为何身体却如此阴冷? 赵静水走了进来。 静静的看着跪在老君像前,自己最爱的弟子。 曾经有多少的天真无邪,如今便由多少的伤心落寞。 一个殷七七,不过是修道路上的试心石罢了。赵静水没有迈过这道坎,静修干脆栽了进去。 她们师徒,当真是有缘分哪! “膝盖跪痛了吧?”赵静水轻声问。 静修的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师父,师父为什么不骂我?她不是应该骂我吗? 赵静水缓缓跪下去,扳过静修的身子,把她揽在怀里。静修略有迟疑,可是,师父的怀抱太温暖了,从小她贪恋的便是这个怀抱。她慢慢的倒进了赵静水的怀抱。泪水静静的流了下来。 “是师父错了。”赵静水喃喃道。 静修默默地摇头,师父,是弟子错了,弟子大错特错。 “你下山,还俗去吧!” 静修睁大了眼睛,从赵静水的怀抱中挣扎了起来,不敢置信的看着她。 该来的终于来了。 ******************* 莲宿道长回到禅房,这里曾经有一个身影陪她一起抄经,诵经,如今,那个人走了,这里仿佛更静默了一些。 她从袖子里拿出殷七七交给她的信,她不知道,这里面写些什么?也许,也是一副对联? 信纸很厚,她慢慢的抽了出来。 最上面的纸上,赫然三个大字:道……德……经。 莲宿道长吃了一惊,手一抖,差点儿将纸扔掉,幸好及时反应过来,又牢牢地抓住。 她迫不及待的看第二页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她慌忙在经书中,找到那本残破不全的《道德经》残本,一页一页仔仔细细的对照,比对。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日影西斜,屋内昏暗了起来,她慢慢的放下手中的信纸和残本,努力克制住想要颤抖的身体。 嘴唇紧抿,生怕一张口,那份欢喜就会响彻四方。 过了许久,这种种复杂情绪,终于沉寂下去。她长吁一口气。 这份《道德经》是真的。 那么多前辈苦心孤诣无法破解的道德经,终于—— 重见天日! ******************* 殷七七走在下山的路上,山路曲折蜿蜒,如一条长龙通向山下。 莲宿道长曾率领众道姑修出一这条山路,这份大宏愿当真令人钦佩,开凿山路,非一日之功,其中艰辛,可见一斑。 莲宿道长真称得上当今世上奇女子,她所行之事,哪一桩不令人敬畏,哪一桩不令人称奇? 正胡思乱想之际,一道天光忽然笼罩在殷七七的身上。 嗯?白天,怎么还会有比阳光更亮的天光? 殷七七的身体本能的盘膝坐下,手指掐诀,沐浴在天光之中。 这天光,殷琪琪未曾见过,殷七七却见过,这正是来自天道赐予的天道之力,殷七七本尊法术需要的天道之力。 冒牌殷七七终于反应过来,天道赐予的力量。想想都牛-逼啊! 从今以后,可以使用法术了吗? 仗剑女侠,终于可以重出江湖了吗? 可以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想想都好兴奋啊! 若不是天道之力的压制,不容她动身,殷七七都要兴奋的蹦起来了。 兴奋过后,她不由得仔细回想,这天道之力从哪里来呢?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除了闯祸惹麻烦,好像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啊,怎么可能引来天道之力呢? 实在匪夷所思,莫名其妙。 等等! 唯一做过的特别的事情是—— 道 德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