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天赐神物(1 / 1)

阳城,凤栖山,松鹤观。 观里的小道姑们很忙碌,莲宿道长命每人抄录百十份《道德经》,要字迹整齐,行文干净,小道姑们恭恭敬敬的听命,无丝毫怨言,她们也知道,现在要办的是大事,一件天大的事情,会震惊朝野上下的事情。 沉寂数百年的《道德经》终于重见天日了。 只是,谁能想到,《道德经》竟然是出自一个连神像都认不全的道教文盲之手呢? 这太匪夷所思了。 言念及此,小道姑们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殷七七殷师兄啊,可真是谜一样的人物。不知她现在又在哪里写楹联呢? 还是去学道呢? 或者与人争吵? 谁知道呢! 小道姑们忙忙碌碌,却都安安静静,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是啊,道观里少了殷七七和静修,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这是一个道观该有的样子,清清静静,与世无争,可是,似乎又少了些什么。 莲宿道长正在写请柬,赵静水在一旁磨墨,她心中有事,皱了眉头,磨墨便犹犹豫豫,拖泥带水,时快时慢。 莲宿道长并不在意,她手腕沉稳有力,执笔如刀,凝神写着请柬。 “谨请道兄: 敝观因缘际会得《道德经》全本,此等天赐神物,不敢善专,定于七月一十五日,广邀天下同道前赴敝观共鉴赏之,敝观上下扫榻焙茶以待,伏望道兄早降。 阳城凤栖山松鹤观莲宿顿首再拜。” 这请柬莲宿道长已写了上百份,命几个年纪稍长的道姑带同《道德经》前几卷一同往各道观送去,再请那些道观分往熟识的道观。 赵水静微不可闻的叹一口气,莲宿道长道:“你有何疑虑?” 赵水静恭敬道:“《道德经》降于松鹤观,是可喜可贺之事。只是……” “嗯!” 赵静水接着道:“只是……,在我看来,倒不用如此大张旗鼓,只需派人前往天一,玄清,太真三观各送一份,便可万事大吉,这三观名望声誉天下皆知,若由它们传出来,更容易取信天下人。” “为何要大费周章,遍请天下来同道前鉴赏呢?一则费人费力,耗时颇长。二则易落人口实,倘若殷七七给的《道德经》并非真本,那岂不是……” 莲宿道长温和笑道:“说来说去,你还是不信她。” 赵静水笑了,坦然道:“是,殷七七实在令人放心不下。” 莲宿道长赞道:“你愿意坦诚以答,可见道法精进,可喜可贺。” 赵静水低头微笑,心中畅快。 莲宿道长又道:“既然《道德经》凭空降于我松鹤观,便是天道将此事着落在我等头上,你所说的,固然轻松,只不过,是下策罢了。修道者不畏艰辛,这是举世难逢的善举,是积功德的事情,也是我辈中人必须做的。” “更何况,殷姑娘却如你所言,跳脱浮躁,易得罪人,若能借此次鉴赏大会将她的声名传出去,与她将来,或有些许好处。” “哎,事在人为,但尽人事,且听天命吧!” 赵静水恭身答是,磨好了墨,便也照着莲宿道长的请柬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