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烟火人间,活的自在(1 / 1)

“三爷,不如将这松鹤观的对联都写一遍如何?”一人提议道。 “这个提议甚好,既然那小道姑能做的出来,咱们就能写的出来。” “咳咳!叫殷道长。” “不错,不错,殷道长能做的出来,咱们就能写出来。论写字,咱三爷可是天下第一。”一群人虽未见殷七七,可是被她才华惊到了,隔空比较了起来。 刘意笑骂:“这高帽子我可不戴,在李先生面前,谁敢妄称第一?不过,字倒是可以写的。” 刘意心中高兴。 早有人换上了上好的笔墨纸砚,刘意拿笔沾墨,写了起来,他下笔洒脱,写的极好,李挽澜看的连连点头。 众道姑看的兴奋无比,勉强靠往日修为保持镇定,这可是将来的皇上三皇子殿下啊。松鹤观何德何能竟然能让三皇子写这么多楹联? 一切的变化都是从殷七七开始的,众小道姑内心默默地感谢了一遍殷七七。 “还有吗?”不一会儿,字写完了,刘意将最后一个字收尾,头也没抬,随口问道。 “这……”众道姑面面相觑。 嗯?有隐情? “从实说来,无妨。”刘意很是随意,看起来极和善。 众小道姑不敢欺君,只好如实道:“还有一副,只是难登大雅之堂,不敢请殿下墨宝。” “拿来,拿来!” “无妨,无妨!” “不碍事!” 众人眼睛一亮,来这松鹤观一日了,忒也无聊,也许这难登大雅之堂的就是个乐子呢? 在发现乐子这方面,他们总是独具慧眼。 众道姑勉为其难的又拿出一个对联。只见那对联上写着: 静坐觅诗句, 放松听清泉。 “嗯,意境也不错啊!” “觅和听字用的极好。”众人连连点头。 “诗句和清泉也不错。” “好句,好句。” “噗!” 李挽澜和刘意憋不住了,噗嗤笑出了声。 他的同伴不明所以。 啊?笑什么! “不学无术!”刘意拍拍一人脑袋。“你若出恭时,看到这对联能想起来清泉青松,算你是个雅人。” 出恭? 茅厕?这是挂在茅厕? 茅厕也能挂对联? 他们感觉自己的三观又被重新刷新了。 “我不写了!”刘意扔下笔,“你来写吧。” 刘意随手指着一个夸楹联好的同伴。 “啊?”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还是没能提遍松鹤观啊。刘意微觉遗憾。想起殷七七,又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有趣,当真有趣。 众人待同伴苦着脸提好了对联,向众道姑道别,一行人热热闹闹的下山去了。 《道德经》的鉴证大会又开了两日,将一些问题确认无疑,众道士陆陆续续的便离开了阳城。 偶尔有走访师友的道士滞留,那已经是很少的了。 消息传到山下,静修才知道这《道德经》是殷七七参悟的,瞬间心中如吃了黄连一般苦涩,同样为人,有人却能步步高升,占进先机,而她却只能偏安一隅,龟缩不出。 这心思让她面容痛苦,心中酸楚,她深深闭上了眼睛。 再睁开时,眼中已是清明,师父说的对,她是她,我是我。我不适合修道,但这烟火人间我也要活的自在。 静修拿定了主意,不受殷七七影响。 又照常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