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李真真难得没有早出晚归,而是安安分分的待在道观之中。三人难得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 清华公主忽然道:“真真,你来这显灵宫已经一月有余,久不归家,恐国老担忧,你有何打算?” 李真真这些日子过的太恣意,清华公主的问题来的太突然,她想了想,神色一黯,道:“我还没想过,我待会儿就给爷爷写信,告知他我一切安好。” “嗯!”清华公主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李真真若有所思的又吃起东西,清华公主又道:“你既然不愿嫁给赵家,此事当尽早了结,我也会给李国老休书一封,嘱咐他与赵府退婚,此事你不用过分担忧。” 啊? 李真真吃惊的看着清华公主,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殷七七看了想笑:“怎么?欢喜的痴了?你千里迢迢而来,心愿达成,该喝三大杯庆贺一番。” 说罢,往清华公主和李真真的杯子里填了茶,自己也续满,举杯邀三人同喝,殷七七与清华公主一饮而尽,李真真却犹犹豫豫,几番似欲张口说些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 清华公主放下杯子,微微一笑,抬头看着李真真郑重道:“你我自幼相交,情同姐妹,你的亲事我自会为你打算。过几日,我会请母后举办赏菊大会,遍邀京都才子,大家闺秀共赴盛会。到时,若你看中哪个,与我直言,只要他尚未婚配,我自会与你做主。” “我,我。”李真真她不意清华公主会如此问,顿时涨红了脸,“公主,你……。” 自觉什么也说不下去,站起身来跑了。 殷七七哈哈大笑,作风豪爽的李真真,竟然有如此狼狈羞涩的一面,真是太喜庆了。 清华公主微微一笑,道:“我猜她要下山去了。” “啊?”殷七七尚未反应过来。 不多时果然听到门外有人禀告,“公主,李三小姐下山去了。” “公主,你料事如神啊!”殷七七赞道。 “猜旁人的心思或许难一些,猜李真真的再容易不过,这算不得什么。”清华公主不以为意,宫廷中的尔虞我诈,她自幼见了不知多少,时时想脱出牢笼,为国祈福何尝不是为自己祈福。 言念及此,明亮的眸子不由暗了暗。 吃过饭,殷七七与清华公主看了一会儿经书,又看了皇后娘娘赏的《西厢记》,和几个话本子,便觉百无聊赖,殷七七不由叹道:“公主,你平日如何消遣?” “看经,写字,弹琴,静思。” “闺中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全然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除了看书,写字,弹琴,画画,似乎也并找不出别的能消遣的活动,怪不得世上有才华的女子极多,有见识的女子却极少。” “得听高论,幸甚之至。”清华公主笑道。 “女子能与男子一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门做得生意,朝廷做得官,天下便少一些你我这样的人。”殷七七大言不惭。 “千载之下,向来如此,若要改变,谈何容易。”清华公主目光悠远。 “非也,非也,世间正好有一个女子便如男子一般,恣意活过一回。”殷七七笑道。 “哦?那是何人?”清华公主很是好奇。 于是,殷七七强行给清华公主科普了一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第一百五十八章 强行科普(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