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痛苦是相对的(1 / 1)

顾雁城自己却慌了。 她心中隐隐觉得不妙,即便她再有大才,能与天下间才子争三四尚可,争一二还远远不够。 她面色发白,勉强保持镇定,坐在椅子上掩饰心慌,袖子捏了又放,放了又捏。 等到唱名第十名的时候,顾雁城心中一顿,知道自己完了,她这次竟然连前五十也没能进去,原来不是自己学问精进,而是这届的才子学问太厉害,没了她的名额。 这么一想,不由得心慌乏力,神情惶恐,她京都第一才女的声名今日只怕要丧尽了。 尚青莹等人却依旧欢欢喜喜等着唱名,对顾雁城又连声赞叹不已。 这赞美犹如巴掌让顾雁城的脸上火辣辣的疼,却苦于无法开口明说,只能含笑收下,心中实说不出的苦闷难受,只能寄希望是自己想错了。 那宫中派来的女官接着唱名:“第十名,黄巢《题菊花》,得花二百零九朵。” “第九,:唐寅《菊花》,得花二百三十一朵” …… “第六名,白居易《咏菊》,得花三百二十九朵。” “第三名,苏轼《醉花荫》,得花四百一十八朵。” “第二名,陶渊明《饮酒》,得花四百九十七朵。” “第一名,元稹《菊花》,得花五百四十三朵。” 那女官才唱完名,诗作已经被接去白布,露在众人面前,众才子们先前已经看过诗作,不少人已经投过花,只是这前十名的唱名与众不同,令众人议论纷纷。 先前唱名之时写诗之人来自哪里,何等身份说的清清楚楚,认识的上去恭贺两句,众人便都知道是谁,只是如今这什么白居易,苏轼,陶渊明,元稹,众人没一个认识的,仿佛凭空出现,不在五行之中,无一个亲友相知一般。 “这白居易是谁,兄台可认得?” “恕小弟眼拙,不认得这位仁兄。” “元稹不知是哪一位?有哪位兄台认得可代为引荐?” 众人互相打问,那些随同诸位小姐来的婆婆妈妈,家丁仆从更是睁大了眼睛的瞧,这些夺了前十名的爷到底是哪位呢? 而在引燕台一侧,尚青莹等人完全顾不上众才子的议论纷纷,她们只知道一件事情,顾雁城居然没有进前五十名,反而另有两位小姐进了前五十名。 顾雁城这京都第一才女竟然被压了下去,名不符实了。 顾雁城压住心头羞愧,急痛,愤怒,勉强笑道:“今次才子名不虚传,是雁城大意了,让诸位妹妹见笑了。” 尚青莹等人吹捧了顾雁城半天,赞美华说了一箩筐,万万料不到是这样结果,那些说出去的话,现在想起来便似打了她们自己打了自己一耳光一般。 听顾雁城如此说,忙道:“咱们本就是来瞧热闹的,这些名次倒不放在心上。” “不过图个热闹,得不得名次有什么关系。” “姐姐的诗作本就极好,今日是顾着与我们说话,没功夫费心思去写罢了。” 众人说些真心或假意的话,见顾雁城仍旧怏怏,面上并不似嘴上说的那般不在乎。也便转换了话题。 “公主说一刻钟后自见分晓,却不知如何见分晓。” 尚青莹自告奋勇道:“要不我去问问公主?” 众人忙阻拦道:“不急,太急着去问,反而是我们失了分寸。” 顾雁城一听,也道:“正是如此,咱们只管等着便是。” 尚青莹面上露出失望神色,“哎!若是能再与公主说几句话多好。” 众人笑话她得寸进尺,就算要去,也该咱们这些没跟公主说过话的去才是。 众人一阵插科打诨,顾雁城略掩去失落,勉强振作精神。虽失了在清华公主跟前大展才名的机会,若能把殷七七拉下来,也不枉自己费了一番功夫。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相对的。 幸福是相对的。 快乐是相对的。 痛苦也是相对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有人比自己更痛,就算再痛自己也能笑出声来。 顾雁城此时急需有别人的痛苦,来挽救下自己的失落,同时,解救自己的尴尬。 京都第一才女,怎么能连前五十都进不去呢?这传出去会被多少人背后笑话。 她焦躁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听台下众人议论纷纷,不多时,心中也涌起了同样的疑惑,为何前十名的才子均无来历出处呢? 莫非今次诗选有猫腻? 莫非此事尚有转机? 心念一动,便招来自己的贴身女婢馨香,令她去打听自己的诗作是多少名次。 馨香得了令,忙出去引燕台后侧走了一遭,拉住一个正在走路的婢女,两人走到僻静处说了几句话,不一会儿,便急匆匆过来回禀道:“奴婢去问了兴安长公主身边的灵蓝,先前几次来诗会时,奴婢与她见过,她恰好数了小姐花篮里的菊花数,说小姐在今日的所有诗作中,排在第五十七位。” 顾雁城心中略一定,名次并不是特别靠后,不过差了七八位,那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佳,今届的才子学问太好。 她叹了一口气,抬眼去瞧殷七七,却见殷七七已经一幅犯困的样子,忍不住冷笑几下,扔出一个鄙视的白眼,心中才好受了一些。 宫中派来的女官唱完名后,回到清华公主身边,与公主低语了几句,待外面的才子议论声空前高涨的时候,却走出来,笑道:“诸位才子对前十名才子的出处可是有异议?” “正是如此。” “这几位,恕在下从未见过。” “还请这几位才子出来让大家一见,学习一番。” 众人纷纷说出疑问。 那女官笑道:“这几位才子,其实并不存在。” 此言一出,众人一惊。 “此话何意?恕在下愚钝,实在想不明白。” “没有人,哪来的诗作呢?” “诗作是真,人不存在?在下糊涂的紧。” 这一下议论声更高。 那女官微微一笑,似乎众人议论更合她意,她待众人发泄的差不多,才抬手示意众人静一静,又缓缓开口道:“这几位才子并不存在,作诗之人却真真切切的存在,此人正是显灵宫道士殷七七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