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宫重丹道,全观上下道士都学习医理,辨认药材,何青阳更是其中翘楚,许多陈陶当地的名医无法诊治的病,请他出手救治往往会有奇效,故而,太素宫虽居于山上,远离尘世,却名声在外,来求药问诊的人也极多。 这些年何青阳已经极少为人医治,多半是道观中的年轻弟子下山应诊。 何青阳痴迷丹药,极通医理,一次在陈陶镇中见一孕妇产后而死,他瞧着有异,仔细一想,原来是气逆之后堵住喉管,暂时昏晕过去,用银针针灸当可治得,他二话不说,拨开众人,便要医治,何青阳在这陈陶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主家纳闷至极,正要呵斥,被人圈住,那人说何青阳的名声,那主家听了之后,忙也收了眼泪,盼何青阳能将人救活。 产子丧母,子何其悲,对于寻常人家来说,母子安好便是大福。 何青阳几针下去,那产妇仍无反应,何青阳心中纳闷至极,看那产妇面色,若再耽搁下去,将必死无疑。 他心中大急,实猜不透是何缘故,他自问诊断没错,用针没错,何以迟迟不见醒来?当真奇怪,他心急之下,又在别的地方用针。 那户人家见好好地一个人扎成了刺猬,而人也没有救活,便起了疑心,死者为大,如此亵渎,有辱门风,他极其不悦,便要赶人。周遭众人也议论纷纷,何青阳不怕自己名声有损,只是可惜一条人命终究救不过来。 正值此时,旬墨越众而出,在那女子头顶猛击一掌,那女子张口大叫了一声,吓了众人一跳人人皆以为诈尸,谁料,那女子呻吟出声,竟然活转过来。 何青阳瞧着目瞪口呆,忙拔了银针,主人家见人活了过来,喜极而泣,千恩万谢,要酬谢何青阳,旬墨微微一笑,自顾自走了。 何青阳此刻眼中只有旬墨,哪管什么酬谢不酬谢,他略一摆手,便追了旬墨而去,他要问一问,为什么头顶拍一掌便活了过来? 旬墨见何青阳胸怀仁义,也不藏私,一五一十的说了,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掌,其实暗运道家内劲,贯通气脉。当下也讲了功法要领。 何青阳不是神人,一时间哪里学得了那许多,便强行邀请了旬墨山上小住。 旬墨也不推辞,上了山,住到了显灵宫,闲谈之下,何青阳发现旬墨对丹道竟然见解超群,如此更不愿放旬墨下山。 二人一次上山采一株药草,那药草极其珍贵见血封喉名叫滴血草,何青阳早早算好日子,准备了鹿皮手套,玉瓶等物,待那药草成熟之时,割果取汁以入药。待见了药草,何青阳尚且在做准备,旬墨却将一种药草涂在收心,素手抓过毒果取汁入瓶。 何青阳惊得目瞪口呆,他一辈子也想不到有如此采药之法。 旬墨笑道:“不过小技尔,何掌门要学,墨焉敢藏私?”当下一五一十的告知,药性虽有相生相克之说,但也有极少数的药草是相生相离的,那滴血草虽然其毒无比,但天生不沾粉脂兰,以粉脂兰涂手,滴血草果汁丝毫也不会沾在人手上。 何青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药之一道博大精深,自己果然还是学的太浅。自此,令全观上下尊旬墨为师。 又住了一段时日,旬墨告辞离去,何青阳苦留不住,便惜别而去,好在旬墨已教了许多,够他学一阵子,也不好一直强留,只是一年中有无数日子在哀叹,旬墨怎么还不来? 众小道士听得耳朵起茧,故而,那日一见旬墨,那小道士激动万分之下,竟然连礼数也忘了。 旬墨与殷七七在太素宫住了一段时日,何青阳每日拉着旬墨讨论丹道,二人上山采药回来炼丹,殷七七跟在后面当采药小药童,炼丹小童子,从中学了不少知识,感觉所学更融会贯通,果然跟在大师身边打杂都修行。 她内心无比感叹,日子过得充实至极。 何青阳炼丹殷七七有幸见过,但觉工序复杂,无比慎重,从中可见何青阳是极其严谨之人,不然也不会丹道勇猛精进。 旬墨炼丹的阵仗却小得多,只有一个小小的丹炉,一小炉火便能练出丹药,旬墨只在自己房中炼过丹药,除了殷七七,连何青阳也未曾见过。 殷七七知道旬墨不是藏私之人,好奇问道:“何以不让何掌门见师父炼丹?” 旬墨眸光明亮,容光灿烂,笑道:“我丹道手法奇特,非寻常人可学,何掌门看见定然要问,这于他而言,有害无益,未免有失,不如不让他见到。” 殷七七更加好奇,“那弟子可以学吗?” “可以!”旬墨温和答道,无比肯定。 此话听在殷七七耳中,如仙旨纶音,这意思是不是,她殷七七不是寻常人? 殷七七如此理解,大为兴奋,对丹道的兴趣也刷刷刷呈几何倍增长。 缠着旬墨又上山采了几次药,看旬墨炼了几炉丹药,收入玉瓶之中,也兴冲冲想要炼丹,却被旬墨制止,道:“待你法术大成,再学不迟,如今学,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殷七七对旬墨的话,深信不疑,只好作罢。 二人在太素宫居住的时日不短,这一修整便是两个多月,二人走过不少地方,从未住过如此长时间,殷七七便有些纳闷,问道:“何以在此处待如此之久?” 旬墨看着远山近水,神色悠然,饱吸一口山间灵气,才缓缓开口答道,“尘世之中,虽繁华迷离,却太耗心神,在此间修生养息,令人心神愉悦,流连忘返,可见,世间最动人的还是宇宙造化之物。” 殷七七听明白了,旬墨是真正懂得山水之美之人,是参透了人生三重境界的人,殷七七总有一种错觉,旬墨的境界比自己这两世之人高得多,而自己虽占据了一个神仙的躯壳,却是再俗不过的俗世之人,并没有多么高的自我领悟,如果说能站在山巅,纯粹是借势才有今日造化。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生三重境界(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