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就这样吧。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说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断无反悔之理。
既然说了,就得执行。既然盟誓,就得信守誓言。纵然错了,也得自己担着。
想到这里,富贵紧张的心理感觉又不那么纠结了。他喊着来顺,快点拿好酒好菜来。
自己应该有这个担当,把明天的事情办利索。既然讲说好了,就得办啊,总不能放了屁用把抓,让人看笑话不是?
得了,先吃饱喝足,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
这大清国的天下,还没有听说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前厅,李老太爷、太夫人和老爷夫人正在交谈。
这几日,老太爷可没断了听取老家人李忠的禀报。虽然李忠报来的消息有惊无险,让人诧异,但是老太爷总感觉有点悬。
这是货真价实的七天七夜,这可不是开玩笑,闹着玩的。万一有个意外,黑二姑的这条小命就可能断送了。
以后,要想再去寻一房这么合适的孙子媳妇,也不是那么赶巧滴。
他心里不怪别人,怪只怪富贵这个倔驴,咋就不听老人劝呢。
老话不是说了吗,听人劝,吃饱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这个大点一个孩子,他们懂得什么。说句话不中听,我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咸盐,可比他们吃过的饭还多啊。
按道理说,自己老了,也该歇歇啦。他从心里不愿意再管这一辈年轻人的事情了。但是考虑到家族大业,细想想李家的传宗接代,如果完全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这万一有个好歹的,自己将来百年之后,怎么对得起老祖宗?
老太爷不敢细想,如果有个风吹草动,虽然李家表面看似家大业大的,但是保不齐那一天就有个马高蹬短的,后果不堪设想。
七十多岁的老太爷,经历了满清几代皇帝。古往今来,有多少大户人家几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又有多少豪门大户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了。
老话说的好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穷没有根,富没有苗。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这些个道理,老太爷都懂,他也知道,据老辈人说有个什么历史周期律,叫做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这个家族的兴衰呐,就跟国家的兴旺都是一个理啊。生生死死,浮浮沉沉,盛极而衰,哪有什么常胜将军?
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老太爷却不服老,更不服输。他从老辈人手中接过李家的发展大旗,整整扛了几十年了,这不,眼看着,在他的掌舵下,老李家一年一年的繁荣兴旺了起来。
一般人呐,谁能知道,老太爷这其中的操心受累,辛酸苦辣,用一句文词说,那可叫“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了。
好在李家的发展还算正常,这是最令老太爷欣慰的,但在欣慰之下,老太爷又不太满意。
让老太爷不满意的,不是李家的发展大计,而是富贵的父亲,他呀,简直就成了老太爷的一块心病。
他没有继承李老太爷的脾气秉性,更没有老太爷的雄心壮志。倒是多了一些书卷气,多了一些唯唯诺诺,按照老太爷的话说,咋看咋像个老娘们。磨磨唧唧的,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终日里就喜欢弄些个花花草草,养些个什么鸟,都这般岁数了,还不能给自己分忧。
有时候老太爷生气了,又感觉到无力可施,也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因为就像两个人打架,一个很生猛,一个像是绵羊。很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半点火星都没有一个。
有啥意思。对手直接不对等,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那还玩个毬毛?
老太爷的心里话,这样的一堆烂泥,怎么能扶上墙?所以他很失望,也颇有些伤心。
因此,他将满腔希望都寄托在富贵身上,盼着富贵能成个气候,为他们老李家撑起这个偌大的家业。为了这一天,他可是煞费苦心。
黑二姑,就是李老太爷振兴李家千秋大业的一枚重要棋子。
可是,富贵这孩子,唉,总是不让人省心啊。
这个不成器的龟孙,什么时候才能理解老夫一片苦心呀。
这个黑二姑,虽然命里主着富贵,这次也不知吉凶祸福?
人活着,这一辈子,实在是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