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江平市的夜喧嚣、繁华,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织成一张张绚丽霓虹的网。浮华背后,并不安宁,暗潮犹在阴影中席卷、涌动。
在离江平路枯堂街仅500多米远的十字路口街角,存在一间濒临倒闭的旧书店。
书店没有名字,但这不代表它原来就没有名字,实际上印刷着书店名称的标牌经过雨水常年的冲刷,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书店的主人没有在意这个,毕竟纸媒行业的没落是大势所趋。
这个年头,年轻人手里似乎永远都握着一个手机,而不是一本书,也就没有重新修缮书店的必要了。
比起书店早已被遗忘了的名字,店面的前景才是他最值得考量的,
店主觉得,关门大吉是迟早的事情,自己现在做的只不过是能延长一天就延长一天,等到哪一天终于入不敷出、坚持不下去了的时候,就是旧书店彻底倒闭了的时候。
为了拥有一家自己的店铺,店主花了非常大的心思。
一开始,他从骑着电动三轮摆摊卖旧书开始,一步步积累资本,苦心孤诣,多年以后终于得以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旧书店。
店面不大,只有一层加一个自己改造出来的阁楼,但这就是他的所有了,这里就像他的家一样。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书店是活的,会呼吸,会跟随着读书人的心境变化起伏不定,曾经有一次,他在阅读一份期刊杂志的时候,当他因为读完一则笑话,心情无比愉快时,听到旧书店的楼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好像跟随着一起发笑似的。
而当有一次,一个书客进来读到一本青春文学伤痛故事的时候,不禁暗自落泪,坐在收银台前的店主,瞥见角落里密封完好的水管无缘无故开始滴水。
但这都不是最绝的。
最绝的是三个月前,一个偷书的小屁孩在跑路的时候,他跑下楼梯的时候,不知怎么的,脚下一绊,脸朝地,两颗大门牙硬生生直接磕碎了。
小屁孩哭着逃回了家,而当他捡起那本书的时候,才发现那本书是一部恐怖漫画选集,里头有一个故事是怪癖的变态杀人犯将被害人牙齿、头发拔光,串成项链收藏起来的故事。
人生要是分四季的话,他经历了萧瑟的秋天与寒冷的冬天,但迎来的好像并不是充满希望的春天。时代在变,有些东西是一去不复返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更好的生活。
若是在10年前,20年前,这家旧书店不会“死”去,而现在,他自己看来,自己仿佛是一座空空的陵墓的守墓者。
很久。
他都感觉不到自己的书店活气儿了。
楼梯不再咯吱咯吱作响,内部的水管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滴水了,但他认为这是由于书客不断减少的缘故,前来买书看书的人变少了,书屋感受不到人们阅读的活力,也变得丧失了活力了。
他甚至开始考虑转让店铺,或是不卖书了,干些别的买卖。
得益于他长时间的举棋不定,没有快速一刀切,漫长秋冬之后,书屋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他还清楚的记得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书店侧门上头的风铃叮铃铃响了三声,推门进来了一位气质独特的女性。
她套着一袭古朴的棕褐色皮袄,嘴角留有一颗细小的显痣,绯红的发色异常瞩目;在进来前将手上的烟卷熄了,弹进了一边的垃圾桶。
由于这个时间段是工作日,学生们在上学,父母在上班,因此鲜有人会光顾这里,他从厚厚的一本堪比词典的《新中国大博览》中抬起头来瞅了一眼,又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