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和马竞,一个是欧冠的卫冕冠军,一个是近几年在欧战赛场一直表现出色的欧冠新贵。
两支球队在这轮系列赛交手,给人们展现了一种,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铁血防守。
而到了最后决定晋级权的时候,谁都无法攻破对手大门的情况下,还是要由点球大战这种方式,来决定胜负,可以说是将这路系列赛的紧张,刺激,延续到了最后一刻。
此时的万达大都会球场,全场数万名马竞球迷的助威声下,残酷的点球大战,即将开始。
此时,没有人知道是客场做战的利物浦,在嘈杂的嘘声中会发挥失常,还是主场作战的马竞,会想赢怕输,存在心理包袱。
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要在点球点前见真章,球员的打门发挥,门将的防守表现,都有可能决定了比赛在最后的结果。
在点球大战开始之前,克洛普已经制定好了点球大战的主罚顺序。
队员们只需要接受安排,调整心情,等待着点球大战的发挥就好。
在这场客场比赛开始之前,克洛普就已经抽时间练习了两次罚点球的训练课,也算是预料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早早做出了准备。
而主罚名单,也是之前就有了安排,此时克洛普只需要知道,是否有球员感到异常,决定放弃点球机会就行。
还好,对于利物浦的球员们来说,也都是大心脏,罚一个点球而已,又不是欧冠决赛,一个晋级了才是8强的“小比赛”,还远没有那样的紧张,吃力到需要躲避的程度。
在点球大战开始之前,双方的队长,杨峰还有加比,则是在主裁判的主持下,完成了猜边和选择罚球顺序的事宜。
一切进行完毕之后,点球大战正是开始。
杨峰猜硬币输了,利物浦是先进行罚点球的球队。
按照概率学来说,大数据统计来看,后罚的队伍,有很大的可能会获得比赛的胜利。
或许,这就是后罚的球队,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小一些,更能够根据场上的情形,做好心态的调整吧。
利物浦率先走到点球点前的正是米尔纳。
米尔纳这名大心脏球员,就是利物浦备受压力的第一棒。
奥布拉克先站在了禁区之内,手中拿着球,迎面走到点球点,将球交给了米尔纳的手中,再缓慢退回到门线处。
门将和点球手之间的心理交锋,不光是在门线上展开,而是在球场上,每一个时间,都在进行。
奥布拉克希望刚才交球时,与米尔纳的眼神直视,希望可以用小动作给米尔纳造成干扰。
身高1米89的奥布拉克,配上自己的臂展,在门前中央站着的时候,对于米尔纳来说,感觉在防守覆盖面积上,比训练时,自己的队友米尼奥莱要大得多。
这可能就是奥布拉克的天赋异禀吧,而且除了极佳的身体素质,奥布拉克的反应速度也不慢,在点球大战时,所造成的威慑力,肯定对于点球手,是极大的考验。
不过,米尔纳的心脏够大,不去管奥布拉克控制的范围,能有多大,自己能够将球打出想要的角度,将球打进,那就足够了。
“米尔纳助跑!”
“打门!”
“奥布拉克判断对了方向,但是却还是没有扑到足球,米尔纳为利物浦先拔头筹。”
米尔纳选择发力推射,打向了球门的右下角。
这一次,奥布拉克已经判断对了方向,也在快速地倒地,手臂尽力舒展开来。
但是米尔纳的打门,球速够快,角度够刁钻,几乎是擦着右下角的立柱,滚入了球门之内。
奥布拉克的手掌,距离碰到足球,就差那么一点点的距离,着实可惜。
轮到马竞主罚。
马竞派出的第一名球员是格列兹曼。
与之前利物浦罚球时,嘈杂的声音不同,此时主队防守的时候,现场的声音明显下降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