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无脑投资者就是根据季度和年度排名选基金的,基金排名上不去基金规模肯定就会减少,因为外面的投资者不会投,里面的投资者还会疯狂赎回,而基金公司收入就是跟管理规模挂钩的,故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都有100%的动力拉升短期业绩追热点把你们骗进来,只要进来了,管理费就到手了。
多少人今年年初买了大消费亏的一塌糊涂,但人家基金经理个人奖金就上亿,所以大家醒醒吧,无论你赚不赚钱,人家都赚钱。
实际上基金就是个由基金经理带队的散户兵团而已,扒开来看骨子里还是个散户,极少数真正奉行长期主义的良心基金经理除外,但即便这种好人存在,A股散户比例也在90%以上。
如此状况的市场我们还希望它有效,指望它理性,怎么可能呢?至少短期不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很厉害的投资家,比如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做风格轮动的投资人对外说的某某板块低估,但价格就是起不来,可能会趴在地上很久很久,这个时候对于我们其实都是机会,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充分低吸筹码,这个时候我们看的不应该是价格,应该专注于自己账户上筹码的多少,只要一天一天在变多,我们就应该开心。
上雪说过,正确的投资,应该是只有20%的时间赚钱,剩余的80%都在亏钱,市场涨起来往往速度非常快,因为当其他投资者脑子转过来的时候,击鼓传花效应会让我们埋伏了很久的东西瞬间上涨,变成市场热点,那个时候新闻媒体往往还会助我们一臂之力大量释放利好,各种公众号写手也会把利空消息都写成利好,我们买的东西往往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全年涨幅。
还是那句话:当闪电劈下来时,我们得在场,而且最好手上有足够多的低价筹码。
所以记住了么,市场往往不理性,不有效,所以才让低估的板块低估的时间长了些,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赚钱,如果一个东西一跌到低估区就立刻涨起来变成估值合理,我们还怎么赚钱?
你们平常去剪头发,去吃饭,去买衣服,随大众都没问题,人哪里多就去哪里,服务和产品大概率都不错,但搞投资一定要反着来,因为投资就是反人性的,如果你的想法跟大众都一样,你是无法赚钱的,至少肯定不可能跑赢市场。
本杰明·格雷厄姆讲给他学生的话:“你的对错不会由大众是否赞同你所决定,你只会因为你数据和逻辑的正确而正确。”
本章最后用书里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1、投资者并非总是理性的,他们被周期性的恐惧与贪婪所折磨。
2、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的,因此,那些愿意研究和学习的投资者会有战胜市场的机会。
3、风险并非取决于价格,而是取决于经济价值。
4、最好的投资组合是强调在大概率事件上下大注的集中投资组合,而不是在充满各种可能的概率事件上押上同等分量筹码的组合。
PS:第4点小白投资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