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问题。
即便高景气行业的市占率只有个位数,拥有着无限的潜能,但是它目前的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这种潜能,说人话就是:太贵了。
尤其是目前的估值要求热点上的那些公司每年盈利增速都能超50%的高速增长,这种速度在2022年实现的概率在上雪看来并不大,甚至完全不可能,既然我认为不可能,我现在就根本不去碰,零仓位,即便它们现在正如我所说的,价格被爆捶,已经捶下去20%了,但在我看来依然高估,依然没捶到位,依然不具备任何进场机会。
还是那句话,我看不到预期差。
目前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预期好到爆棚,觉得不上车就错过了未来的百年发展,故他们的表现很难再超预期了,反观是一些逆周期行业的估值已经被捶到了历史最低估,这些行业里的公司随便表现一下都可以超预期,这才是大概率的赚钱机会。
上雪可以告诉大家,无论我们往后看多少本关于投资心理学的书,他们的宗旨只有一个:帮助我们找预期差。
我前文也说过,如果想找预期差,尤其是在右侧区域,我们要做到:预判别人的预判。
猜到对手的想法很不容易,因为对手也在猜你,你们如果都是韭菜,水平都不够,相互猜来猜去,最后就猜了一个寂寞,尤其你们猜的周期都很短,上雪以前打开新闻看到很多股评家去预测短期市场,比如预测下周某公司的股价走势,这种新闻上雪劝大家直接关掉,还有类似做这种事情的直播号、公众号和短视频号。
相信上雪,你们自己去开个号随机说,概率都不一定会比那些专家低,因为预测短期市场就跟抛硬币一样,专家猜6你猜5,其实你们都在赌运气。
有一种猜是高级的猜,就是我先让自己降级成一个小白玩家,毕竟市场上大部分人都是小白玩家,你先判断他们会如何判断,然后你再做你的判断。
上雪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板块过去三年都是资本市场的yyds,备受追捧,根据去年的年底行情,这个板块的股价在2021年1月7号就飙到了接近高点,往后急跌,但市场情绪依旧高涨,在过年的前一天又冲回了高点,所以今年上雪周围的很多朋友都判断只要拿到年前就行,反正去年高点在过年前的那天。
当时上雪听到后就觉得这些朋友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所有人都这么想,那最高点还会是同一个时间么?肯定不会。
因为既然判断最高点是过年前的最后一天,市场上一定会有人提前跑,落袋为安,相信上雪,这个市场上胆小的人比胆大的人多得多,他们胆小想跑,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
单单就是基于这个心理学判断,上雪就认为今年的高点肯定不会是年前,甚至肯定是去年1月7号以前,因为胆小的人会提前卖,被迫导致今年的高点比去年的提前到来,按照目前来看,就跟我说的一摸一样,今年的高点在12月14号就出现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买的一个东西到了高估区间,我们跟着市场情绪共舞想多赚一点情绪的钱,不是不可以,上雪认为这个钱只要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我们就应该多赚,谁不赚谁傻。
但赚这个钱也要有能力,这个能力当然包括投资心理学,也包括企业估值、行业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以及一些常识。
其实我不说大家也都能知道上雪说的是哪个板块,没错,就是白酒。
即便你们根本对于经济周期一窍不通,看不懂社融、M1、M2、MLF利率这些玩意儿,但你们应该也能感知生活,你们可以体会有城市不停有确诊案例,有的城市在封城,有的城市政策也根本不希望你回家过年,如果大家过年都不聚集,那么还喝什么酒?
你没兴致喝酒经销商自然也没兴致多囤酒,经销商自己的资金链也不是无限的,即便知道某些酒根本不是用来消费而是用来投资的,他们的本金也是有限的,卖不出去周转资金哪里来?比如你工资都降低了你还会有更多的钱去投资股市么?
想不到这一层你们就看看现在人均消费300以上的餐馆还有多少人去?
你们熟悉的那些路边饭店有多少在倒闭?
你们周围有没有人被裁员或者面临找工作困难的问题?
多想想,多看看,多结合实际生活,你们就能明白上雪之前说的,在一个资金并不充裕的时期(2020大放水除外),必选消费都没有确定性的情况下,白酒这种可选消费还能有什么确定性?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只不过相似的周期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每年都来一遍差不多的行情,我们在面对未来,还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人家都觉得没变,但你看到了变化,这就是实力。
投资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加不是复制粘贴,大家还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来控制自己的过度自信与不理性。
你们要相信,当你们学有所成的那天,市场一定会奖励你们,因为只有你们为此付出过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