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拨云见日,空前大胜(1 / 1)

眼看着黑色的羽箭贯穿了毛利十三郎的人头,李四儿自然十分得意。 不过与此同时,一颗炮弹也从天而降,刘愚连忙拽着李四儿便跑。 幸好,这颗炮弹落在了两人的身后。 可还没等刘愚松口气,却见炮弹的残片犹如锋利的刀片一般,从地面弹起径直朝着刘愚飞来!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身后的老兵狄九猛地扑了过来,情急之下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飞来的炮弹碎片。 瞬间,鲜血飞溅,刘愚吃惊的看到炮弹碎片正深深刺入了老兵的腹部,滚滚的鲜血顺着伤口流了出来。 刘愚和李四儿连忙把老兵搬到了安全的地方,刘愚扯断了自己的衣袖帮忙包扎,并大喊着叫来了军医紧急救治。 虽然经过处理,鲜血渐渐止住了,但是老兵狄九仍然生命垂危,人也失去了意识晕厥了过去。 “怎么样?老狄他没事吧?” 可军医却微微摇了摇头,“殿下,我们的医术低微,恐怕无法救活狄把总了……” “什么!”听到这话刘愚一阵耳鸣,没想到老兵之前的一句誓言居然一语成谶,真的为了保护自己而丢了性命。 可就在刘愚痛心不已的时候,军医又说:“但是,或许送到白神医那里,狄把总还有一线生机。” “白神医!对啊,快来人!”刘愚连忙将周围的士兵和执剑卫叫了过来。 立刻安排他们驾驶着马车把老兵狄九送到桃源村,交给白神医来抢救。 等马车走后,刘愚回头用千里镜望向了海面,就见此时铁甲船上的火炮已经尽数被摧毁,永安军再也没有了任何威胁。 “永安军听命!把该死的倭寇全都杀了!为狄把总报仇!”刘愚愤怒的叫道。 紧接着,后撤的永安军再次前进,在唐霖的指挥下组成了鹤翼阵,将一片慌乱的倭寇包围在了中间。 之后,士兵们纷纷架起了弓弩,瞬间万箭齐发,将企图逃跑的倭寇全部射杀! 两侧山崖上的火神炮也继续开炮,几乎炸毁了海面上所有中小型的船只! 不过因为火神炮的炮弹用尽,最终还有两艘小船承载着十几名早已经游入大海的倭寇逃走了。 而就在所有人认为大战已经结束的时候,却见瞭望塔上的士兵,忽然再次挥舞着红色的紧急旗帜。 刘愚和唐霖连忙用千里镜望去,震惊的发现海面不远又出现了一艘铁甲船,很可能就是不久前被大燕水师牵制住的第三艘铁甲船! 或许之前倭寇头子毛利十三郎在决斗时拖延时间,就是为了等待这艘铁甲船的增援! 看到第三艘铁甲船的出现,刘愚不禁眉头一皱,毕竟如今火神炮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水底龙王炮也用光了,根本没有武器可以阻止和摧毁这海上堡垒。 不过还好永安军的伤亡不大,一艘铁甲船只能容纳800人,就算倭寇登陆上岸也能应付得了。 唐霖接着开始紧锣密鼓的部署防御,准备迎接倭寇新一轮的攻击。 刘愚也找到了一块岩石踩了上去,从千里镜观察着海面的动向,却发现当那几艘溃逃的小船靠近了铁甲船后,那铁甲船便停了下来。 甚至过了一会,第三艘铁甲船居然逐渐调转了船头,朝着来时的方向退却了…… “他们这是……” 唐霖也用千里镜一看,长舒了一口气说:“殿下,看来是虚惊了一场。如今倭寇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当铁甲船上倭寇得知了毛利十三郎的死讯后,哪里还有心思劫掠永安。” 刘愚也松了一口气,“那这么说,我们终于赢了?” “没错,而且是空前绝后的大胜!”唐霖的话音一落,就见瞭望塔上的斥候也挥舞着绿色的旗帜。 看到这里,所有士兵也终于开始欢呼了起来,有的激动的坐在了地上啜泣,有的高兴的互相拥抱。 而此刻,天空中乌云散去,拨云见日,仰望着万里无云的天空,刘愚的内心也终于晴朗了起来。 刘愚张开双臂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一旁的虞若澜看着刘愚那英武的脸庞也越发的倾心。 尤其是经过这一次大战后,他深深感受到了傻皇子身上的亲和力跟魅力。 还有如果没有刘愚的奇思妙想,光凭大燕水师传统的战法,根本无法以如此小代价战胜倭寇。 “若澜,你在看什么?是不是很佩服我?”刘愚注意到了身后虞若澜投来的目光,回过头微笑着问道。 虞若澜面颊微微一红,“殿下,恭喜你这次取得了大胜!击杀了倭寇头子毛利十三郎,几乎全歼了2000名倭寇,为了永安和大燕沿海一带的百姓清除了一大祸患!” 唐霖这时也感慨的说道:“殿下,纵观大燕水师几十年来与倭寇的大小战役,从来没有过几乎零伤亡便全歼倭寇的大胜。想必殿下的威名和贤名,不久后必将传遍幽州甚至大燕全境!” 刘愚听到两人的夸赞,不禁有些飘飘然,但一想到生死未卜的老兵狄九,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唐大人,我们还是不能高兴的太早,尽快善后处理吧,清点一下伤亡情况。” “遵命!”唐霖拱手说道。 刘愚又望向了永安的西边担心的说道:“我们这边倒是取得胜利了,但不知道贺知县那边怎么样了?如果虬龙山的山贼全员出动了,那永安可就危险了……” “殿下放心,我早已经安排了500名士兵由虬龙村出身的史大壮带队,赶往了虬龙山方向。”唐霖回禀道。 “那就好。”刘愚点了点头,再次望向了逐渐平静的海面,他知道这绝对不是永安的最后一战。 毕竟祸患大燕的倭寇船队不只是毛利十三郎这一支。 赶跑了毛利十三郎,可能未来还会冒出来什么十四郎,十五郎。 除此之外,山贼也是个隐患,随时都可能下山劫掠。 不过无论是山贼还是倭寇,都只是一群几百人上千人的乌合之众,刘愚预感到未来永安的大敌仍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