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大宋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大权落在了年仅十八岁的皇帝赵煦手中。赵煦一心想向他的父亲学习,变法图强,削平蛮夷,混一天下。遂贬斥了反对变法的苏轼、苏辙等人,又派人整饬北防,训练三军,募兵养马,筹办粮秣。想要择机对辽开战,收回燕云十六州。
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得到线报后,不禁大喜,认为赵煦胡作非为,斥逐重臣,此刻南朝必定君臣不协,人心不附,当真是征宋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便火速赶到了南京,晋爵萧峰为宋王,以平南大元帅统率三军,想让他领兵南征,将南朝收列版图。
萧峰因不愿宋辽两国开战,致使两国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拒绝了辽帝的旨意。之后萧峰怕辽帝不会善罢甘休,逼迫自己去伐宋,便打算连夜挂印而去,不辞而别。不想他这番举动,却被辽帝安排在他身边的卫士报知给了辽帝。
耶律洪基得知萧峰要走之后,惊怒非常,生恐萧峰会叛辽归宋。萧峰之前为南院大王,知道辽国不少军国秘密,若真的归顺宋朝,于辽国则大大不利。便火速调兵遣将,颁发号令,想要在萧峰离开之前将他擒下,但有怕他武功高强,擒不住他。恰好,辽帝最宠幸的穆贵妃得知了他的忧虑,便为他出了一条毒计。
阿紫和萧峰相处多年,早已对他情根深种,非君莫嫁,但平日里萧峰眼中只有阿朱,对阿紫只是当妹妹看待。阿紫对此异常苦恼,此时得到了这瓶圣水,顿时欣喜若狂,深信不疑。当即辞别了穆贵妃,想要回去赶紧让姊夫喝下这瓶圣水。
阿紫将那瓶圣水混在一碗酒中端来给萧峰喝,说是要给他壮行,萧峰不疑有他,端起来一饮而尽。之后萧峰就带着阿朱、阿紫,萧远山三人悄悄离开了南院大王王府。但在出城过程中,却被巡逻的辽兵发现,引来了大股辽兵的追捕。
本来以萧峰的武功,想要带着两女脱身并不艰难,但就在马上就要脱身之际,萧峰突然毒发,致使全身真气无法提起。而萧远山在少林寺时就被扫地僧废了武功,不得已之下,萧峰便让阿朱、阿紫两女带着萧远山先行逃跑,自己则和追捕而来的契丹众武士去见辽帝。
阿朱和阿紫逃出辽国后,安顿好萧远山,便分头去找人求援,想要救出萧峰。
沈墨对萧峰一直很敬佩,再加上阿朱求情,便开口对侍立在旁的兰剑道:“马上传令下去,让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火速率众来见。”
兰剑领命道:“是。”当即下去传令去了。
阿朱听到沈墨的传令,立刻便知晓他已经答应了自己的所求,再一次跪倒在沈墨面前道:“多谢表公子!多谢表公子!”
却说这边阿朱找到了沈墨,那边阿紫却是找到了丐帮吴长老,说起萧峰为了大宋江山与千万百姓,力谏辽帝侵宋,以致为辽国所囚。吴长老本不信,认为萧峰既是辽人,岂有心向大宋之理?当下潜入南京亲自打听,才知阿紫所言不虚。吴长老当即传出丐帮“青竹令”,将萧峰的大仁大义遍告中原各路英雄。中原武林为萧峰的仁义所感,打算由少林寺高僧带头,一起去援救萧峰。
沈墨在聚集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之后,也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将钧天部留下看守灵鹫宫,带着其余八部和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赶往了少林寺,与中原群雄一起商议如何解救萧峰。梅兰竹菊四姝与阿朱也和沈墨一起赶往了少林寺,此于沈墨女人们,巫行云还没有恢复,其它武功不高,沈墨认为此事太过危险,不愿她们参与其中,就将她们留在了灵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