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膀尴尬地笑笑:“啊哈,是。正常的男人都这样啊。跟老婆时间一场,就没啥新鲜感了。有句话不是说吗?握着老婆的手,就像是左手牵右手。”
郝帅在对话中,不断判断这个人。
显然,这家伙是个社会上的老油子,很会挑起话题,但说的这些都是一些俗话,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郝帅总感觉此人有些靠不住,这人身上有一些浮华在。
大概,这就是这些职业记者的特质吧。
车子到了朝西区街亭路口的一幢大楼,停下,牛膀把郝帅请进了大楼。
上了十三楼,进了一间偌大的办公室,见了该杂志的主编。这名主编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人,理着一个高高的板寸,一副非常严肃的样子,看起来蛮像是那么回事。
一番寒暄之后,主编向郝帅着重讲解了他们这次“合作”的主要方向和目的,并说,要把上次休屠忍的案子深度挖掘一下,把它当成一个长篇报告文学来讲述。
“到时候,郝队长如果出名了,别忘记我们哟。”主编哈哈笑着。
牛膀也在一旁递延倒水,不断陪衬着,就像是润滑液一般,润滑着自己的上司跟这名警察之间的尴尬关系。因为牛膀也看出来了,这个郝帅对他们杂志社的采访很有一些抗拒心理。
郝帅对什么报道是没什么兴趣,他只是想知道,这个什么“犯罪培养计划”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跟媒体接触过,也经常会阅读一下杂志什么的,只要是有空,他现在喜欢多看一些时事方面的东西。再加上,他现在有了【知识宝库】技能,基本上那些杂志啊报纸啊,什么侦探书以及社会纪实啥的,都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世界上那么多的杂志啊,报纸啊,以及电视台什么的,没有一家是敢这么干的。敢去培养罪犯?
这是变形记么?
主编递过来一叠案例,并解释说,这是“犯罪培养计划”当中的一些成功的例子,有的正在进行当中。
牛膀赶紧从主编手里接过来,递给郝帅。
郝帅翻看了一下,里面罗列着一些杂志社从前两个月开始的一些案子和计划。
其中一个引起了他注意。
计划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年龄13岁,名字叫高邮,就读于青叶第十三中学。资料上显示,这名孩子学习不算太好,在班里只能算是中下游,经常跟学生闹矛盾,打架什么的,有一次还跟老师当场对干过。
其后,被学校勒令反省,一个月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然而,仍然秉性不改,接着在学校里骚扰女同学,抽烟,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