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破了几个案子,特别是上个月那个爱看电视的家庭主妇处心积虑、布局长达几年的连环杀人案——的成功破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注意。
记者们就像是闻着骨头味儿的鬣狗,纷纷登门,说是想采访。文化单位来了,说是想了解,同行们来了,说是想交流。其他人也来了,说是想学习。
更有粉丝也来了,堵在门口,举着牌子,上面贴着LED灯,说是想见见偶像……。
对这些,郝帅早就对这些有了免疫功能,也对那些所谓的出名啊、荣誉啊、演讲啊、无休止的应酬啊——感到厌烦,他早早的跟副局长提到这件事,说自己不会出面,记者来了,就说是副局长在主持工作,这些案子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早早的躲开了。
但是,名声就像是牛皮糖一样,沾上就不容易拜托。在星期四的下午,某个高层给他发来了一封函电,说是要让他去做一个培训课程,时间不长,但必须要去。主要培训就是司法系统内部。
上司有话,郝帅执拗不过,只得答应了。
学校就在离着青叶市不足一百公里的小镇上,乘坐高铁的话连半小时都不到,如果把路上的所有的时间都算上的话。
就这样,郝帅在星期一就开始了他的培训课程。不过,他已经跟相关方面说好了,来这里进行授课,不吃饭、不拍照、不应酬。培训方答应了。
当郝帅作为教师第一次走进这个阶梯教室的时候,所有人的眼前都亮了一下。这家伙,实在是太帅啦——下面坐着的,是来自司法系统内部以及律师和跟司法相关的人员,比如司法系统的杂志社的编辑、副主编什么的,而且还以女性居多。
下面响起了各种各样的、悉悉索索的讨论声。郝帅对这种过分的关注早已经习以为常,冷静地打开教材,同时让辅助教师把PPT课业打开,开始了第一堂的讲课。
讲课没什么好说的。用郝帅自己的话来讲:无非就是应付一下,因为他相信,破案这种事情,除了需要“系统的帮助”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没有实践,只是泛泛而谈,纵然是在课堂上学个十年八年都未必能够成才。
这是他的观点。
下了课,他在走廊上被一名女学员挡在了路上。对方说,想和他谈谈。
女学员声称自己来自于青叶市检察院,目前她是一名速记员,“不过,下半年,我应该能成为审判员了,熬了好多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女检察官有些尴尬地笑着说。
“请问,有什么事?”
郝帅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出头的女人,她长得算不上好看,但是皮肤却很白皙,饱满的额头,略微有些憔悴的眼神,鼻子是塌陷下来的。就跟平常人们的单位里常见的那种同事一模一样。
“抱歉,我能借一步说话吗?”女检察官小心翼翼地问道。
郝帅有些疑惑,她这是要干嘛?
两个人往前走了几步,躲开仍然从教室里最后出来的学员们。有几个学员还好奇地看着他们两个,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