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所长看看大家,又看看郝帅,好像是为了挽回刚才的面子似的,脑子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马上问道:“那个送信的神秘女人,到底是谁?是不是肖兰兰?”
郝帅:“这个女人现在嫌疑最大,我们还是要调查一下她,看看这几天她到底在哪儿,有没有偷偷去旁边的县市区。如果是有的话,那她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又说了一句:“马上行动吧。”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
走廊里只剩下了郝帅和户小雨以及刚刚赶过来的张清,张清去了一趟沙丘的检察院,去递交了一份本地检察院的一份报告,属于工作范围之内。
当他听说了第二封信以及那封信的内容之后,问道:“郝队长,这事儿有点古怪啊!”
“怎么?”
“这个副厂长既然是为了厂子才杀人。这是我们一开始的印象,怎么忽然到了这里,到了第二封信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个人的恩怨情仇了呢?好像是前后有点矛盾啊!而且,这个厂子又不是他的,为什么非要杀人获得保险呢?他死了,再多的保险赔偿又有什么用?而且被保险人也不是他呀。”
郝帅皱着眉头:“是。你说的一点没错。这个案子确实是古怪。越发的古怪。我到现在还没猜出个头绪来。”
郝帅很明白,一个案子甭管是作案人如何的狡猾,如何的掩盖,但往往还是会露出狐狸尾巴,有些掩盖越是显得扑朔迷离,越能够显示出当事人的欲盖弥彰和深沉的心机。
但是在这两个案子当中,这个副厂长的杀人动机似乎显得十分的矛盾,用张清的话来说“好像是无论如何也前后对不上来”,就好比是两个不同标号的螺丝跟螺丝帽一样,甭管是怎么拧,都拧不到一块去。
郝帅隐隐约约有个直觉:难道是方向错了?
但这个判断如果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解释这个副厂长罗大海的信?他的第一封信来信已经被鉴定中心鉴定过了,确实是他的笔迹,他既然承认了,而且在承认之前已经自杀。那么,按照常理来推断,这个案子就应该要结案了。
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就是重要证据。
杀人者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厂子的经营情况,愤而杀人,二是因为个人的私仇,两个情绪叠加在一块,愤而杀人。
然后杀人者自杀。
一切的推断都是这么合理跟完美。用常理的认知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这个案子具有十分客观的完整度。
但做一个假设的话,如果,是有人在设计两个案子呢?
第一种可能,案子是罗大海设计的。罗大海杀掉了何淑恒,然而罗大海却不是自杀。而是他杀。会怎样?
因为罗大海既然铁定心思要杀人后自杀,为什么要把现场打扫得这么干净呢?而且他进入杀人现场之前,非常注意保护自己。
既然都破罐子破摔了,为什么还要如此小心翼翼?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戏耍警方?考验警方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