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郝帅第一次来到米国,以前对这个国家总是停留在媒体、影视剧和传说当中,但当第一次看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忍不住有些吃惊。
这是什么鬼地方?
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有些擦黑,有些街道的路灯陆续亮起,从那些远处被照亮的地方可以看出,很多帐篷搭建在商店门口。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应该是流浪汉。
不过,那流浪汉的规模也实在是太大了吧?帐篷密密麻麻的,一路延伸过去,一直望不到尽头。
如果整个芝加哥的街道都是这种情况的话,怕不有十几万的流浪汉?
郝帅终于知道这个国家为什么治安会这么差了。
流浪汉集中的区域其实就是贫民窟,而贫民窟就是催生犯罪的温床。
贫穷可以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但却可以最大程度的爆发一个人或者一帮人的“战斗力”。
郝帅很清楚这里面隐藏的逻辑关系。试想一下:一个案子的平均破案时间假如是半个月,那么案发地点和时间一旦集中的话,那会带来极大的破案成本。
警察要不要发工资?时间是不是成本?司法体系运作则更是成本高得吓人。
案子假如太多,破不了,那么,很容易将会堆积如山。慢慢的,破不了的案子会越来越多,治安就会越来越差。行政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郝帅在来之前对芝加哥做过小小的研究,知道它是全米国前几大的城市,而且还是经济中心之类的玩意儿,一个芝加哥就如此,想象一下,米国其他地方得乱成什么样?
不过,郝帅已经打定主意,跑到这里来是观光和休闲的,至于什么“学习”“深造”啥的,实在是说不上。这里的案子,自己也实在是懒得管。
帮米国人破案?
开什么玩笑!
当唐敦把车子停在一座公寓前面的时候,回头对郝帅说:“这里就是这次交流活动的招待处,还是你们领事馆给准备的,就在这里下车吧。今天先休息,明天您拿着这份报告直接去13号大街的1号大楼报道就好了。我会在那里等您。”
郝帅道:“不用了,麻烦你带我去肖恩大饭店,我在那里订了房间。而且,我的车子也会被寄送到那里。说不定,车子已经到了。”
车子?
“什么车子?您在这里有亲戚?”唐敦不解地问。
“不是,是从国内发过来的。没车子出门,我感觉难受。而且,我听说,这里没车走不了路,所以,就把车子从国内直接运过来了。”
唐敦是见过一些市面的,同时也经常出国,或者旅游,或者办案。他知道,要把自己的车辆通过航空或者海运的方式运到国外,那可是一个不菲的花费。很多时候,运费要比车子本身还要贵。
这个华夏国来的警察是个有钱人?
唐敦扭头看了郝帅好几秒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心想说:怪不得刚才一看到这家伙时,就感觉他一身的名牌,那一副眼镜如果不是仿冒品的话,顶得上自己一身的衣服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