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早朝。
文武百官站立两旁,崔启山站在中间垂首不语。
赵明觉面沉似水,声音里都带着几分森寒:“崔启山,朕招你来,可知晓是为了什么?”
崔启山垂着眉眼,恭敬的说,“恕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赵明觉冷哼一声,“皇后对朕不敬,口出狂言,身为一国之母却没有该有的气度。国丈觉得,皇后如此嚣张跋扈的底气是从何而来的?”
“陛下……”
赵明觉声音轻轻,“教女无方啊,你这个做父亲的难辞其咎。”
“请陛下降罪!”崔启山赶紧跪下了。
堂上众人寂静无声,没人敢站出来求情。
不过赵明觉话锋一转,“罢了,现在边疆不太平,夷人蠢蠢欲动,说不定已经和西戎勾结。一旦他们双方联合,我朝将是腹背受敌。
所以朕有意让你前往,一旦你得胜归朝,朕就对皇后的罪过既往不咎。这可是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臣领命。”崔启山心里叹了一声,女儿说的果然都对。
从这一步开始,他崔家就要走上不归路了。
“好,国丈记得,越早启程越好。”
赵明觉一锤定音的决定了让崔启山再次前往边关,却不曾恢复他的官职。
这嘴上说的是崔启山一个机会,可谁知道会不会是个催命符呢。
下朝之后,一年轻官员快步追上了林相:“老师,学生有一事不知,还请老师明示。”
林相继续往前走着,“说吧。”
“崔将军身份特殊,一身军功,又是皇后生父,算起来即使犯了错也得从轻发落。但是前段时间陛下接连贬黜崔家三次,现在又说皇后不敬,让崔将军戴罪立功……”
说到这里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林相斜瞥了他一眼:“怎么不往下说了?”
年轻官员压低声音小声询问:“学生觉得,都说帝后情深,这是帝后上演的一出戏,为的就是让崔家重新立功吧?”
“重新立功?那你说崔家之前都是因为什么原因被罢黜的?”
年轻官员面露难色,没有继续说下去。
林相却笑了:“你这小子,有才是有才,但是光这样是不够的。
你也知道那些无非是掩人耳目的说辞,大家若真的都像你这般想,这件事就是陛下给崔家下了个台阶?”
年轻官员面露惊讶之色。
那边崔启山回到府中之后,立即着手安排东征的事情。
崔张氏更是忙得让上下张罗,不仅有崔启山和三个儿子的战袍盔甲,更有细软财物。
折腾到天色擦黑才算是收拾停当,一家人坐在花厅里吃了个团圆饭。
但是时间不长,崔启山就让儿子们回去各自收拾,也是和媳妇告别。
崔启山夫妇也回了房间,崔张氏眼睛四处看,手上也四处忙碌,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这次东征已经接连派去两个武将,却是一个都没有成事的,老爷去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她絮絮叨叨的说着,手里还在收拾一些零碎的小物件。
崔启山有点看不下去了,伸手拿走她手里的东西:“好了,这些东西就不要收拾了。那两个人出岔子是很正常的,再说他们不出事,怎么轮得到你家老爷我?”
崔张氏焦急的道,“老爷,这是去打仗,你不要这么掉以轻心。”
崔启山哄着夫人说,“打仗,我十五岁从士卒开始,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哪里不懂得打仗?可是在沙场上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去干,我不在乎。只是想到你们在京城也要打一场硬仗,我这心里就是难受啊。”
崔张氏沉声道,“老爷,你就放心吧,从上到下我都打点好了。等你们一出城,我们这边就做准备,保证不会出任何的纰漏。”
崔启山拍了拍她的手说,“那就好,你们可千万要小心。三个儿媳妇里二儿媳是个能担事情的,有事你多和她商量。还有那几个孩子,就都交给你照顾了。”
“那是我们崔家的血脉,定然是拼了这条老命,我也不会让他们出任何差错。老爷,你也要平安归来,要记着我在等你。”崔张氏的眼中带上了些许泪花。
崔启山拍着她的肩膀:“只是夷人而已。”
崔张氏点点头,抬手擦了擦眼泪:“不过说实话,我最放心不下的是燕儿。她现在一个人在宫里,如果皇帝对燕儿下手怎么办?她现在被软禁,不就是皇帝给我们施压吗?”
“燕儿冰雪聪明,又有人助力,她自然会安排好一切。何况她的武功你是知道的,那皇帝一无所知,难免吃了亏。”崔启山冷笑,“当年若不是燕儿,我们崔家上下岂会帮他?既然他辜负了燕儿,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夫妻俩相伴一夜,直到天色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