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就像个患得患失的丈夫,从青羽在镇医院上班开始,就时时刻刻觉得人要跑。
他站在不对的位置,管着不合适的事情,两人不断地谈,总也不能和平。
最后王安说,“阿清姐我不想和你继续吵下去了,也许拉开点距离,对大家都好吧。”
话到这里,青羽也就没有留他的理由了,只点了点头说,“学费和生活费还是要按时回来拿,知道么。”
“嗯。”
王安这一走,就是又两个月不回来。
很快学校开学,新生报道,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季。
后来又发生了很多大事。
首先,是国外多国混战终于结束了,由于北洋军阀在大战中参加了协约国方面,所以也以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去参加了所谓的“和平会议”。
虽然以“战胜国”的名义参加了“和会”,不但没能收回任何权利,反而受了一次莫大的侮辱。
“和平条约”上的条条件件都不和平,全都在侵犯国家的权益。而北洋军阀竟然还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回国来,群情激愤,蕴藏在人民心中的爱国怒火,就象火山一样地爆发了。
时局动荡时,谁都没有办法置身事外。上千人在广场游行聚会,高喊口号,拒绝卖国。
学校受到影响也无法正常排课,没去游行的学生们干脆私下组织起来,聚在大礼堂里忙碌,画路线的画路线,制作游行旗帜的更是日夜赶工。
没几天礼堂里桌子上就摊满了各色旗帜,比起运动会都忙。
“同学们,罗老师来了。”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同学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往大礼堂唯一的一扇门那边围过去。
罗雨非进门,春雨淋湿了他的肩膀,投下一片深色的阴影。
他一边往里走一边沉声说道,“同学们,听我说,你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找准方向,不要蛮干,目前的局势是地方官员想要答应,那么我们就要针对性的去游行。”
罗雨非没有阻拦的意思,关键时刻人人都参与才是最大的力量。
人群里一名学生出列:“罗老师我们知道了,这次不会去围攻工厂和那些富绅家了,我们直接去办公厅,向那么无作为官员表示祖国土地一片也不能少的决心。”
罗雨非道,“我这次过来就是告诉你们,我会联系报社作为掩护,一方面同学们也要推举一个代表,向报社喊出我们新青年的心声。”
同学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
“我来!”
“罗老师我可以。”
罗雨非发起匿名投票,最终选举出一名学生代表,带着他离开礼堂去报社面见总编。
“明日采访记得要穿正装,言辞要鼓舞人心更要真诚,以此来打动还在犹豫要不要为祖国出头的民众。”罗雨非一改往日的高冷神态,事无巨细地叮嘱道。
那名同学点点头,临走前似乎想起什么对罗雨非说道:“罗老师,吴瑷同学……没了。”
罗雨非停下脚步问,“什么时候?”
“不、不是游行,是回来才发现不见了……”同学说着眼睛就红了,“我们不知道凶手是谁,也不知道人活着没有。我们昨天制定的很多计划都在吴瑷身上,他人不见了,我们也不能继续用了,还要重新……”
罗雨非折回来把手按在他肩膀上,“我知道了,老师会在暗中保护你们的,你们自己要自己多加小心。”
“嗯!”
国难当头,民众们都不敢出头,目前只有这批热血学生冲在前面。罗雨非看着他们不由得心里一阵感慨,只觉得心里很疼。
推翻腐败旧政总是要付出鲜血,用一条条性命堆叠向成功。
谁都无法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