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这段时间麻烦你了了。”我仰头一饮而尽,这酒是胡家自酿的米酒,后劲足,我不敢多喝。
我妈在胡伟结婚的时候来过,看了一眼新娘子就回去了,她身体未愈不多待,我本来也不打算多待,我妈硬是让我留下。
“你小子多待待,沾沾喜气。”
加上胡家的人也在留我,我只得是继续留了下来,还多喝了好几杯米酒,等下午散场的时候,人已经有点晕乎,还是李婶见我给扶回去的。
下午的时候,因为头晕乎的厉害,我一到家睡下了。
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村子里的人又蹬蹬的往胡家跑
“怎么人都又往胡家去了?”
我整个人都有点迷蒙,后来听我妈一说才知道,大家都是赶去胡家闹新房的。
闹洞房这种陋习,在外面的大城市里,已经渐渐被取消了,但一些落后的村子,还保留着这种习俗。
我们村子,就是其中之一。
正好隔壁的李叔这时候从家里出来,抽着一根旱烟,吐出一口烟圈,看着往胡伟家赶的那些闹新房的人,说道:“这是要去闹婚,唉,老了老了,小年轻的事,都没力气参与了。”
说完,他又坐下来,一杆烟在地上敲了敲,抖落几缕烟灰后,又开始往里头塞烟叶子,边塞边说道:“说起来,今天一直跟着新娘子的那个伴娘看见没?”
我点点头,从城里来的姑娘,乡下的婚礼自然也注入了那边的风俗,在两个人拜完堂后,并没有立刻入新房,反而携着伴郎伴娘出来敬酒。
那个一直跟在新娘子身边的是伴娘,看起来年纪跟我差不多,长得倒是模样清秀。
我下意识问道:“她是谁家的人啊?”
李叔想了想:“新娘家的人,说……是什么闺蜜?啥意思嘛,咱也不知道,城里人的说法多着呢,大概是朋友之类的,跟新娘子关系好的不得了。”
我点点头,并没有去解释,接下来的闹婚我也有所耳闻,闹伴娘什么的,都是最近才兴起的风俗,以前村子里并没有伴娘这个说法,我并不喜欢凑这种热闹,就在家陪我妈闲聊扯家常。
李叔在他家门口抽了一会儿旱烟,实在是无聊了,说也去胡伟家凑凑热闹,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摇头拒绝了。
后面是怎么闹的,不用刻意去打听,我第二天一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大清早我正准备出门散步,才打开门,就在门口看到了正准备敲门的李叔。
李叔神色紧张道:“小野,正准备找你呢,出事了。”
我看到李叔第一反应是他要找我妈有啥事,或者帮忙做活计,仔细一品他的话,反而让我疑惑了起来:“找我?”
“先跟我走,路上说。”李叔摆摆手,“不用告诉你妈,这事冲撞了,病好的慢。”
我纳闷道:“出了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