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像面前摆着一张石制的供奉桌,上面的香炉已经不见了,只剩下狼藉的香烛以及那个我从水下取来的孩童人俑就摆在供奉桌上,除此之外里面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了。
我们小心翼翼的踏进了小庙,小庙一目了然,压根不用搜寻,但既然瑶民把我们的人抓到了这里来,肯定不能凭空消失,这里必然有密道!
我们自然而然把目光落在了石像上,围着石像观察了半天,很快就发现了不同之处,这石像是一整块石头打造出来的,浑然一体,但双眼好像并非石材,像是某种黑色的金属,我爬上坐台去抚摸石像的眼睛,发现眼珠能转动,试着用食指和中指同时按下眼睛,果然石像的双眼凹陷了下去,与此同时坐台振动了起来,易阳赶忙绕到石像后面,说道:“打开了!”
我跳下坐台一看,只见坐台后面的石板挪开了,出现了一条向下的石梯。
我和易阳对视一眼点了下头,我率先钻了进去,易阳紧随其后。
这石梯并不是直直往下的,而是呈螺旋式往下延伸,我和易阳大概顺着石梯走了十来分钟,这石梯到达了底部,我们下意识的回头往上看,都觉得这石梯长的离谱,显然是从山顶修到谷底贯穿了山体,而且看着不像是近代的产物,放在古代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老罗他们生死未卜我们也没有时间惊叹了,到达底部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超级大溶洞,这溶洞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顶部甚至有几十层楼那么高,上面还垂挂下密密麻麻形似触手一般的石钟乳,放眼朝前望去,是一片平静的如同镜面一样的汪洋,一眼看不到边际。
我们两个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巴,易阳说道:“这山体里面怎么有这么大一个湖。”
我说:“这是个堰塞湖,应该是古代地质活动后地下暗河的水流进了山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么大面积的堰塞湖,瑶溪山水流很充沛,我们游玩的漂流溪水或许就是从这里流出去的。”
易阳试着把脚伸进水里,说道:“嚯,凉的刺骨啊,不过好像并不深,只有小腿那么深,这么大面积的水,他们是怎么过去的,这附近也没看到有竹筏之类的船只工具啊。”
我四下环顾,发现洞壁上并没有留下其他水位线,于是说:“地下暗河水进入,在通过山溪流出去,一进一出保持了平衡,这就是小学水池放水排水的应用题,所以这里的水位常年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不会太深,这溶洞的地势看着很平缓,应该没有深浅不一的地方,直接涉水就能过去,走!”
我率先踏入了水中,但易阳却迟迟不敢下水,我回头问:“你怎么了?”
易阳咽着唾沫说:“小时候在农村游野泳差点淹死了,所以对这黑乎乎的水有本能的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