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师父开口了:“白玉蟾祖师的诗句确实是好诗,拿来形容此时的雪景也颇为应景。不过我看你并非玄门中人吧。”
原来我在坛上听到的诗句,不止我听见。师父也听见了,我也终于知道李鸿兴诵的诗出自哪里了。是玄门南宗和神霄白玉蟾祖师所作的诗篇。
李鸿兴也是个奇人了,不仅写的一手好字,画得画栩栩如生,精妙非常。就算是对三教典故也是信手拈来,了如指掌,还游走在各大寺观之间,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听师父问他,李鸿兴嬉皮笑脸的道:“当然不是,我哪有入玄门的福德,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游方画师。年景不好过啊,混口饭吃嘛。”
“远来是客,又是守一道友的朋友,我们鹄鸣山该是好好招待的。不如我吩咐下去,让小友用点粗浅斋饭罢。”
鹄鸣山老方丈接话很快,也说得很明白。就是直接告诉李鸿兴,你不是说你要混口饭吃吗?吃饭当然是有的,不过也就招待你吃个饭的,别在这继续呆着了。
我还以为李鸿兴会拒绝,这个时候就该表露真实目的了吧?当着师父与鹄鸣山老方丈两位大佬,不信你还能藏得住。
然而李鸿兴此人,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当老方丈说完后,他竟连连点头道:“多谢方丈大师慈悲,连夜登山,我确实是又累又乏,能有顿斋饭实在是幸事。”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老方丈直接叫来道童,吩咐下去,要带李鸿兴去厨房。话还没说完,李鸿兴又道:“方丈大师,你看这天降瑞雪,山道湿滑,我刚辛苦一夜,不如方丈大师再行个方便,寻个地方让我落个脚?”
我在一旁真是看的目瞪口呆,居然这么大方的提要求吗?我要是老方丈,怕是得尴尬到不行。
不过老方丈毕竟是一山方丈,笑着点头答应了,嘱咐道童带李鸿兴吃完饭后,寻个休息的屋子给他。反正鹄鸣山上也不缺。
目送着李鸿兴离开后,我赶忙解释道:“师父,方丈大师,你们千万别误会,我跟这家伙算不上很熟,只是有过同行之缘,我也不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
尤其是盯着师父的脸,就怕师父一怒之下责备于我,骂我嘚瑟,到处乱说。为此我还小心翼翼的补充道:“师父,我连今晚他会出现都不知道,更别说到处讲我要当主坛的高功法师了,你一定要信我。”
师父还没开口,鹄鸣山老方丈先表态道:“来者是客,不管他有什么目的。时候到了他自然会表明,现在追问也是无用。”
说完,老方丈不愿意把时间太多放在李鸿兴的身上,而是指了指师父手中的天书道:“我们还是来商讨一下,天书该如何使用才是。”
说完,侧开半个身子,对师父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掌教请进,宅舍简陋,还请见谅。”
师父也略作谦让,两人互相推辞一番,最后还是老方丈作为主人家先进了门,我和师父随后才走了进去。
入了小院后,分宾主坐下,我身为小辈,在一旁站着作陪。
师父也不绕弯子,直接将天书递给老方丈道:“此次我能重回此身,全仗方丈大师舍身相助,其中恩情重大,怕是我难以报答。机缘巧合,小徒秉承天命,自阴阳渡口带回天书。虽不敢说弥补老方丈的损失,或许能在修行上有所助力,就请老方丈作为人间第一个看天书的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