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说的这个麻栗香,就是你们春城人说的牛肝菌。麻栗香多长在麻栗树下腐植土上,故而得名。
木料中,彩云人爱麻栗树,因为它木质铁硬,适宜做锄头把、犁辕等必须经久耐用的工具。麻栗树木烧炭,炭质好,经得住烧。今天,很多人家用麻栗树木划的地板条,这样的地板条经久耐用,经常用潮湿的拖把拖洗,或者水泼倒在上面,也不会开裂和变形、翘起。
这样的麻栗树下生长出的麻栗香菌子,颜色稍微淡一些,淡淡的肉色,既不太黄,也不太红,还有点淡淡的白色和灰色,但是肉质扎实,如果采寻去卖,称斤就比较称得起。
麻栗香肉质细密扎实,所以适宜切成薄片,用红辣椒为佐料烹炒。
你们现在撕成细条就是干巴菌,是春城人的叫法,我们这里叫马牙菌,大多长出在高大的松树或者麻栗树下,在腐烂的松毛腐叶上,或者深箐山沟边,总之是生长于潮湿阴凉的地方。
菌子大多数是伞状,有菌杆菌帽两部分,一朵一朵,称为朵。马牙菌形状却很独特,是一种块状的菌子,远远一看,一饼马牙菌,就像一快槽牙向上放在地上,或者说更像一饼蜂房放在地上,所以称为一块马牙菌,或者一饼马牙菌。
初生的马牙菌是白色,微微泛出黄色,比较像牙齿,如果是狭长一块,真的酷似一块马牙齿。长得很大的马牙菌,稍微显得老成些,菌顶像一块刷子,黑色。
由于马牙菌长在树下或者箐边沟边,形状像蜂房和牙齿,所以里边往往串着很多松毛、草茎,或者泥沙,择洗非常不容易。如果急忙之间,大块地洗,中间残存夹杂泥沙,吃起来就硌牙齿。所以,得小心地、慢慢地把马牙菌撕碎成火柴棍那么细的丝,小心地摘除松毛、草茎,剔除泥沙,再放进水中浸泡,浸泡到粘附的细小泥沙化尽、落尽,才拿出来晾干水汽,然后才能爆炒。
炒其它菌子,都可以下点水烹煮一下,唯有炒马牙菌,只能放足油干炒,不能下水,很像是炸牛干巴,而且它被撕碎成小块小片或者小丝,味道又象干巴,香得很,只不过马牙菌是菌子的清香味道,而牛干巴是肉香,所以昆明人把它叫做干巴菌,这是比较恰当比较形象的。
马牙菌香,干香,要慢慢细细咀嚼,像咀嚼牛干巴一样,慢慢品味,不能像吃其它菌子一样狼吞虎咽。”那位女教师绝对是烹调菌子的高手,说的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说到马牙菌梁怡大小姐可就熟悉了,这种菌子无毒,易于储存,是彩云餐厅、食堂常备的一道名菜,看着手上拿的菌子说道:“大姐,这个马牙菌,无论怎么择洗,都无法把‘牙齿’里残存的细沙彻底洗干净,总是有点硌牙齿和泥巴的味道,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咯咯咯咯,你们城里人对菌子生长的地点不熟,按当地人的说法是‘马牙菌干香干香的,就是有点硌牙齿’。马牙菌就很有名气,而且很有文化味道。
我们做就容易多了,在清洗的时休用面粉搓一道,清水一过就不会有沙子了,你以后试试看。”
“大姐,这个也是青头菌吗?”梁怡拿起几朵有些紫白的象是青头菌的菌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