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鸭舌帽,性别模糊的行军服,使得人家不容易窥视她们婀娜的身材,更方便行动。这种打扮很驴友,很时尚。两个年青女人似乎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兴趣。
篱笆,滇西北风格的木屋格局,在大城市早就绝迹的老版拖拉机,甚至是某个站在远处朝她咧嘴大笑的纯真孩子,都成为这两个年青女人视觉上的收藏品。
在这里,她们惊讶地发现许许多多在城市和富余的城乡早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事物,比如说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瓦,比如说土坯,比如说石磨等等。对于这里的一切,她们都充满了好奇。
其中一个女子从车上取出一部数码相机,她沉默着将这些她见到的事物一一纳入眼底收入相机。最后她俩沿着一条小路走入这座位于河边小山坡上的村子,仅就房屋而言,这里的土房显然没法子跟她出身的一些江南古镇媲美,但她却觉得很美,所谓受乌及屋,就因为他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似乎这里每一寸土地都留有他的脚印和气息,值得她去寻觅。
停停走走,她俩来到一块平整空地,来到这块晒满山里采集的中草药材的空地上。看着这些精心晾干的中草药材,她轻轻一笑,望向平地上的两个似乎有点不太寻常的村民。
一老一少,而且气质迥异,也许是因为整个村子淳朴到近乎苍白的缘故,或者是那个老头专心分捡药材的模样,让她觉得那个年少村民同样专注的样子有点眼熟,所以她忍不住多瞧了那家伙一眼。
二十岁左右的样子,一米七五左右,在彩云人中也算是较高的种类,长着一张充满高原红的脸孔,不过这品种在彩云滇西北一带多的是,也没什么特别的,更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一个地域特征罢了。
她对这个人感兴趣,并非这个年青男人长的多有气质,即使放低她那堪称苛刻的审美观点几个等级,他也挤不进英俊行列,其实如果把他扔到城市的人海中再让她将这个人找出来,哪怕是以记忆力卓越著称的她也很难对他产生清晰印象。她对这个人感兴趣,是因为他手里正拿着一棵新采的七年生重楼清理着重楼根系上的土,他也懂药材,年青相仿,又生活在这个小村子里就有可能与他的关系不一般。
贸然见到她走过来了,那个年青人也注意到她了,抬起头来正傻乎乎眼睛一下不眨地盯着她看。这神态,终于让她露出一个久违的灿烂笑容,她抓住时机拍下这个她认为有趣的画面,很有成就感。
然后她直接走上前去,却不是与那个冲他傻看的小伙子说话,看着年季大的那位说道:“老大爷,请问村子里有没有一个叫尹长风的人在上都上大学?”
面对这位突然来到面前用标准普通话问话的漂亮的城市女子,王大爷停下手中的活计,微微思索,用一口还算标准的普通话口音问道:“你认识尹长风那小子?他在上都出什么事了?”
“没出什么事,我们是他在上都中医药大学的同学,这次来丽江办事顺便过来他家看看。对了,老大爷,我叫凌梦,是今年毕业的研究生,这次我们是来彩云考查中草药野生状况的。她叫聂清影,是尹长风的同班同学,是学校分配给我做助手的实习生。”凌梦赶紧给自己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她和聂清影只在昭通稍做停留,帮刘基龙一伙进行必要的治疗,让他能基有最基本的生理自理能力后,就直接赶路到达尹长风老家所在小山村。对方接收杨雨轩的警告,根本就不敢为难她们,让她们来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