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长风舒口气:“是啊!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永远了不缺少真正的爱国者和英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祖宗,更要记住历史的教训,我们管不了别人,就从自己做起得了,先从自己开始做好一个中国人再说其他。”
来到南都不可不品尝南都小吃,特别是尹长风,好似对南都小吃情有独钟。
两人马不停蹄地游逛在御道街、夫子庙、大中桥。一路上的风景尹长风好似并不观注,凌梦也没时间去拍照片了,一路上跟随着尹长风在各个小吃摊子游荡,一路品尝着南都有名的鸭血粉、糯米藕、桂花糖芋苗、五香鹌鹑蛋、梅花糕、蒸儿糕、牛肉粉丝汤、炒螺丝…..“老公,我的肚子装不下了,你还吃?”凌梦无奈地揉揉肚子,她实在是吃不下了。
从小生活在川省,后来又在上都呆了八九年的她,对于如何品尝小吃可是有自己一套方法的。这一路上她都是浅尝则止,可这名小吃太多,即使这样她还是吃太多了。幸好她现在是修行中人,她不需要象其她年青女子一样怕吃胖了,否则她可就没这个口福了。可问题是她这个时侯更加体会到什么收眼大肚小,这琳琅满目的小吃也太多了,一个肚了也装不下啊!
难怪央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能拍得那么经典,那么红火,气死全世界的老外们,咱中国的吃食实在是太丰富,花样太多,也太诱惑人了。
“姐,你到过彩云许多地方,有没有发觉南都许多名小吃,在彩云省许多地方都是当地名小吃,有许多地方连名称和风味都一模一样。”正拿着一个盐水鸭头啃得有嗞有味的尹长风,他可没吃够,说着还冲凌梦挥了挥那个鸭头。
“你说起来我倒想起来了,我们在彩云各地吃过的花样繁多的米线、烤鸭、板鸭、豆腐、酸菜鱼、粉丝……真是这样。而且,彩云许多地方吃鸭子的方式和南都非常相似,难道在彩云生活的南都人特别多?”凌梦数着在彩云考查期间吃过的各种当地特色小吃,也觉得很奇怪。
“也对也不对。嘿嘿,现在,许多南都人到彩云去,都会有一种在家乡的感觉,不论是饮食口味,还是风俗习惯,方言俚语。许多地方的彩云人见到南都人,会称呼他们为‘老乡’。因为,许多彩云汉人,是明洪武时期从南都各地随军迁移到彩云去的,现代的许多彩云汉族都或多或少与南都有些关联。”尹长风对家乡的掌故还是很了解很深入的。
“真的,说来听听。”凌梦是川省人,她知道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那段历史,可没听说过大明时期南都移民戍边的故事。
“想听吗?”尹长风看着凌梦笑了笑。
“反正出来就是为了玩的,赶晚上的飞机也还早,这么多小吃,你边吃边说,我吃不下了,就听你讲讲典故。”凌梦可不在乎出来玩些什么,吃些什么,只要能与尹长风单独呆在一起就心满意足了。
尹长风回顾着在丽江上学时,学校里那位对彩云人文历史研究很深入的历史老师,他在日常聊天时说起的彩云汉人来历典故,边品南都小吃边途述起来:“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沐英率所部于洪武十五年进入昆明,当时,明军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已按驻军编制总额的一定比例装备火铳。火铳在每个百户所中,火铳手10名、刀牌手20名、弓箭手30名、枪手40名,其中火铳手占十分一。军队装备这样多的火铳,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我国明初时期就装备了那么多热兵器了?这可能吗?火烧圆明园那部电影我看过,不论是曾格林沁的蒙古八旗还是其他清军都是准兵器部队。”凌梦对历史了解不多。
“火器在我国宋朝时就装备很多了,咱中国毕竟是火药的源发地嘛,以前还是很先进的,领先世界的时间悠远着呢。”尹长风自豪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