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开封篇:镇河神庙】
丁夜一听跟镇河神庙有关,非常高兴,硬是把阿青姑娘拽到了富春茶社。
只要找到镇河神庙,那就意味着可以找到传说中的避水剑,那可是镇渠丁家正统的象征。
因此,丁夜必须要好好宴请一番阿青,让阿青把知道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转眼之间,酒菜已经上全,桌前只有四个人,丁夜、阿青、关连海和鲁不平。
至于萧朵朵和张铭秋,是赶得不巧,正好这天要给去世的萧天行“烧三七”,因此独立旅的大部分人都去了萧天行的墓地。
“烧三七”,是民间习俗“烧七”中的第三次。人死之后,要逢七必拜,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主要是向上天祈祷死者投胎还阳。
话说,阿青被丁夜和关连海从独立旅旅部,忽悠到富春茶社大摆宴席,感到有些意外。
阿青望着一桌子的菜肴,瞟了眼丁夜,冷哼了一下。
“丁夜,你觉得一顿饭,就能从我这儿挖走所有秘密吗?”
丁夜十分客气,微笑道,“阿青姑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自然愿意听。”
阿青顿了顿,问道,“你觉得我会愿意说吗?”
丁夜拿起筷子,给阿青夹了一块清蒸鳜鱼。
“其他的我不敢说,但是关于镇河神庙的,我倒是十分感兴趣。当然了,阿青姑娘来找我,也正是想把与镇河神庙的事儿告诉我的。”
关连海与丁夜对视了一眼,急忙拿起茶壶,给阿青倒茶。
“阿青姑娘,你尝尝这上等的碧螺春。保证是鲜醇甘厚,入口幽香!”
阿青看了看碗中的鳜鱼,又看了看茶碗中的茶,笑着摇了摇头。
“没想到,丁家人是越来越圆滑了。丁夜,我今天来的目的,除了和你说镇河神庙的事儿,其实也有意要和你说一说,我和你们丁家的故事。”
丁夜、关连海和鲁不平面面相觑,都满眼期待地看着阿青。
阿青端起茶碗,浅饮了口茶,缓缓说道,“就在你们回江都县的三天前,在河南一个叫黑金沟的地方,当地村民打井,挖出了一个铜牛。但是,挖出水牛的人当天晚上就死了,村里说那是传说中的妖牛,又赶紧将铜牛埋回了土里,并修建了一座三米多高的锁妖塔。”
丁夜眉头微蹙,说道,“所以,你觉得那铜牛并不是什么妖牛,而是青铜水牛?”
阿青微微愣了一下,颇感意外,旋即点头道,“不愧是丁家的子孙,反应就是快。没错,我怀疑那就是青铜水牛。因此,镇河神庙极有可能就在那儿!”
关连海听得一头雾水,“老丁,青铜水牛是什么?”
丁夜解释道,“上古时期,大禹在全国各地治水。每次治理完之后,就要在当地埋下一个青铜水牛,作为治水成功后的标志,也以此来控制水患。青铜水牛的肚子里,有一颗定水珠。据说只要发洪水,洪水就会流进青铜水牛的嘴里。干旱的时候,吸进去的水还会再吐出来,化作一条地下河来灌溉。”
鲁不平也问道,“那青铜铁牛,跟镇河神庙有什么联系了?”
丁夜接着说道,“众所周知,黄河是最容易泛滥,也是最不容易治理的河,因此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为了镇住黄河水妖,在河南开封埋了一个青铜水牛之后,还修建了一个地下神庙,并将避水剑藏于神庙之中。”
鲁不平明白地点了点头,“哦,所以说,发现了青铜水牛,那镇河神庙也就不远了。”
阿青点点头,“嗯,是这个意思。”
丁夜顿了顿,注视着阿青,问道,“阿青姑娘,你为什么要通知我这件事?应该只是给我找到避水剑提供便利这么简单吧?如果我没猜错,应该和丁家先祖丁继有关。”
阿青深吸了口气,明显有些犹豫,最终点了点头。
“没错。其实,我对于你找不找到避水剑,并不感兴趣,我没那么大公无私。我只有一个目的,希望你能找到丁继。”
丁夜微微诧然,“你的意思是说,先祖丁继在镇河神庙中?”
阿青不置可否,只是打量着桌上的菜肴。
丁夜眉头紧皱,越来越想知道阿青和丁家,尤其是丁继的秘密了。
根据丁家家谱记载,先祖丁继只是一个衣冠冢,当年丁继去开封办案,但是离奇失踪了,一直没有回来过,家人找到了他几十年,最后只好弄了个衣冠冢。
丁继的失踪,在丁家一直都是个未解之谜。
从阿青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先祖丁继李家失踪的这段时间,阿青或多或少是知情的。
丁夜凝眉问道,“阿青姑娘,你们家到底和先祖丁继,有什么渊源?”
阿青顿了顿,浅笑了一下。
“丁夜,你不是来请我吃饭的吗?你是不是觉得天气太热,等菜凉透了再吃?”
丁夜微微有些尴尬,因为急于想知道那些秘密,所以一时忘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