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镇河神庙的地下世界,怎么会有和现实中一样,如此繁华的贸易码头呢?
这些船工对于关连海和方君眉视若不见,毫无影响地搬运着货物。
关连海和方君眉小心谨慎地下船,顺着石阶走上了码头。
码头上忙碌的搬运工和船工一样,都对关连海和方君眉视而不见,一心搬运货物。
这些搬运工的长相特点,和幽灵货船上的船工一样,都是只有半张脸。
关连海嘀咕道,“我的个老天爷啊,这是什么地方啊。”
方君眉此时也很懵,低声道,“难道,这里是传说中的鬼市?”
关连海一愣,不禁打了个寒颤,“鬼市?”
二人顺着石阶继续向上走,最终来到了那一条横街之上,瞬间瞠目结舌。
一条长街横贯东西,几乎与地下河呈平行状态,两边都淹没在薄雾中,看不到尽头。
关连海和方君眉就站在街口,望着街上的如织的行人。
街上的行人和商贩,也都对二人熟视无睹,自顾自的忙活着手里的活计。
长街两边的房屋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官商建筑。
在商铺之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
总而言之,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此时此刻,关连海和方君眉二人像两根木头桩子似的杵在街边。
突然,关连海很快意识到了什么,低声对身旁的方君眉说道。
“这场景怎么那么熟悉呢?好像是在哪儿见过。”
方君眉眉头微蹙,“你看见过?不是吧?”
关连海说道,“这场景,特别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方君眉一愣,问道,“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干啥的?”
“卖臭豆腐的。”关连海两眼一翻,猜测假小子方君眉铁定是没读过书。
其实也正常,在万恶的旧社会时期,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
像上官婉儿和李清照那样上过学,还非常有才的女性,简直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对于《清明上河图》,方君眉没见过,自然也不太了解。
“买臭豆腐的?”方君眉一愣。
关连海这回才正经地说,“画家,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繁华场景。这街面的场景,简直和画上太像了。不,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真是邪性了,上古时期的镇河神庙,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北宋鼎盛时期的街市呢?”
二人无言片刻,关连海突发奇想,“大妹子,你说要是和这些人对话,他们会回应吗?”
对于关连海的建议,方君眉立刻直摇头,一百个不同意。
“死猪头,你疯啦?说不定这些人都是睡着了的,一旦你和他说话,把他们都叫醒了,你知道什么后果吗?”
关连海反问,“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睡着了?你怎么知道他们会苏醒?”
方君眉两眼一翻,“死猪头,你真是一点记性不长。在石桥上的时候,你就作死过一回,怎么就作死没够啊?”
关连海仔细一琢磨,觉得方君眉说得也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已经马失前蹄一回了。
方君眉抬头看向高处的巨型石门,说道,“走,我们上去看看。”
说着,方君眉就抬腿向巨型石门走去。
关连海见状,紧随其后。
但是这厮好奇心太强了,总想着试试,这些行人能不能说话。
于是,关连海按捺不住,又开始了作死的节奏。
“喂,请问这是哪儿?”关连海轻轻拍了一下路过的老者。
方君眉一听关连海向路人问话,顿时面露惊色,下意识地转过身来,看向关连海。
让关连海和方君眉都没想到的是,被问话的老者竟然停了下来。
瞬间,关连海和方君眉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