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杭州篇:天目幻境】
正所谓,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丁夜、关连海、韩默和方君眉坐在船上,顺着运河南下的同时,也观赏着江南的秋景。
小桥流水,青石板路,桂花飘香,像极了一个柔情的少女。
过了湖州,便是杭州,即将抵达京杭运河的南部终点站拱宸桥码头。
拱宸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四年,清朝顺治八年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联手林云寺慧辂和尚展开募捐,历时四年重建成了现在的拱宸桥。
丁夜这一路都没怎么说话,一直都在想着李文道在杭州的落脚点。经过这一路的分析,认为李文道暂时不会去天目山。
因为,神羽要方外四大世家聚齐才能解除封印。
现在还缺摸金世家和开山世家,如果真的秦振宗还活着的话,那么就只缺摸金世家了。
也就是说,韩默目前是最危险的。
会“傀儡术”的李文道,首先会伺机对韩默下手。
说不定,为了凑齐四大世家,秦振宗如果活着的话,也有可能就在杭州。
总而言之,李文道在没有控制住韩默,以及神羽苏醒之前,是不会去天目山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丁夜等人跟踪反杀。
旧上海时期,有一种职业叫“包打听”,也就是巡捕房里的秘密线人。
一般都出没在酒楼茶馆等人多的繁华热闹的地段,留意别人交谈的信息。
还有一种和“包打听”类似的,不给巡捕房办事,只是简单的情报贩子。
只要雇主肯掏钱,就会想尽办法去打探雇主想要知道的相关情报。
当时在上海有租界,在杭州也有租界,拱宸桥以北,运河以东的一片区域,便是杭州仅有的外国租界。
其中租界一分为二,北面是日租界,南面是公共租界。
南面的公共租界,由英美法意瑞士瓜分了。
不过,除了英国设有领事馆之外,其他国家并没有设立领事馆,关于本国侨民的事务,一切都由英国代管。
租界区域,原本比较冷清,自从日本人用了“五馆策略”之后,使得日本租界,后来又延展到公共租界,变得逐渐“繁华”起来。
所谓的五馆,是指妓馆,茶馆,戏馆,烟馆和赌馆。
尤其是妓馆,使得拱宸桥一带,成了当时杭州著名的烟花柳巷,风月之地。
当时一首叫《拱宸桥踏歌》的歌谣,是如此描写拱宸桥一带的。
“沉香香来十里长,檀香香来十丈长,一切兰香桂香梅菊香,总勿及姑苏青阳地个花韵香。旱烟水烟雪茄烟,加上乌烟三四钱。阿姊陪勒朵床面前,替郎打烟露出子个十指尖可尖”。
这歌谣,说的是拱宸桥一带,特别是日租界内,是杭州当时著名的烟花柳巷。
这时,丁夜询问船夫,“船家,还有多远到杭州租界?”
船夫回道,“快了,不到二里吧。”
关连海一愣,“老丁,你啥意思?咱们不是要在拱宸桥下船,然后搭车去天目山吗?”
“暂时不去了。”丁夜摇了摇头,旋即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
关连海、方君眉和韩默一听,纷纷点头,一致认为丁夜说得有道理,最开心的自然是关连海,因为当时的外国租界,可比租界外面好玩儿多了。
韩默说道,“日租界和公共租界内,应该有很多情报贩子,或许还真能花钱打听到一些关于李文道,以及云飞兄和林惊天的消息。”
关连海嘿嘿一笑,抻着脖子向前张望着,催促着船夫,“船家老哥,麻烦快点儿哈。”
船夫一边摇橹,一边笑道,“好勒。只要是去租界,就要在拱宸桥码头靠岸。那儿的黄包车多,去哪儿都方便。”
半个小时之后,客船缓缓停靠在了拱宸桥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