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峡谷,位于洛阳龙门山,伊水从中穿过。
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另外,龙门山之所以有此称呼,是因为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
另外,龙门之名还和隋炀帝杨广有关。
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
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
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便在洛阳建起了东京城,把皇宫紫微城的正门则天门正对伊阙。
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龙门了。
两侧的龙门山都有石窟佛像,只不过东山的石窟几乎都是唐代所开凿,而西山的石窟则多为南北朝时期和隋唐的最多最大。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西山石壁上的大卢舍那像龛,主佛为大卢舍那大佛。
此佛是唐高宗李治为其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当时是李治皇后的武则天,还为这个工程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
而三昧灵犬所跟踪到的佛像,并不是大卢舍那大佛,也不是在西山石壁,而是在东山一面。
丁夜等人所在的位置,是在东山的摩崖三佛,主佛是一尊弥勒。
弥勒佛像前,站着丁夜、关连海、穆云飞、韩默、李文道、林镇东和方志彪,以及第三军的五十多名士兵。
和丁夜一起来洛阳的人里,唯独缺少萧朵朵。
并不是萧朵朵不想来,而是林镇东不允许她来,表面上认为女人是拖累,实际上却是人质。
一旦丁夜等人不听林镇东的话,那么萧朵朵就可能遭遇不测。
对于萧朵朵留在戏园子,她本身是十分生气的,但是对于丁夜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一群男人出去探险,夹着一个女人,确实不太方便。
此时,林镇东手里拿着皮鞭子,嘴里叼着一支烟斗,仰头打量着眼前这尊弥勒佛,自语道,“丁先生,确定就是这儿?”
“汪汪汪……”
这时,三昧灵犬不停地朝弥勒佛狂吠。
丁夜注视着弥勒石像,回应道,“三昧灵犬找到这儿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好,那就检查一下,看看入口在哪儿。”林镇东点了点头,旋即命令手下,“兄弟们,赶紧在这弥勒身上找找入口!”
“是!”士兵们齐声回应,随后便开始在弥勒佛身上寻找起来。
同时,穆云飞和韩默7也跟前寻找。
众人在弥勒佛像上寻找入口的时候,丁夜则环视了一下四周,查看了一下此地的风水。
藏风纳水,绝佳的风水宝地。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历朝历代也不会在此大兴土木,开凿佛窟。
大约十几分钟,穆云飞和韩默都回到了丁夜的身边。
丁夜看了看二位,用眼神询问着情况。
穆云飞和韩默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很明显,并没有找到入口。
丁夜有些纳闷,“没有?全检查了吗?”
穆云飞点了点头,“都找遍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