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后期朱大典嗜财如命的秉性,彼时彼刻,朱大典应该毫无底线的投入到魏忠贤的门下成为魏忠贤的走狗,可偏偏就在此时,朱大典愤而上书,公开驳斥魏忠贤的倒行逆施。
不得不说,此时此刻的朱大典是真的刚。
在那个非黑即白的时代,朱大典敢于公开指责魏忠贤,那就意味着他理所应当的就是东林党人,就算他不是,那他也可以是。
东林党自然非常乐意接受朱大典这样的“有志青年”,只是朱大典明白他和东林党人并不是一路人。
由于惹怒了魏忠贤,朱大典遭很快就遭到了阉党的排挤,恰逢其父去世,于是回家丁忧去了,守孝期间隐居山林,潜心读书,当真是一副高人气派。
此后崇祯帝登基,以往受到阉党排挤的官员纷纷起复,这其中就包含一直在家隐居的朱大典。
崇祯三年,起复后的朱大典首先担任福建布政使参政,由于剿灭红毛番有功,升任山东巡抚,后又因为支援凤阳有功,升任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
只是丁忧回来的朱大典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当年那个铁骨铮铮,直言敢谏的铁血真汉子不见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只会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官油子。
当然最悲哀的是朱大典这个官油子还爱上了捞银子,如此一来,他治下的百姓可就遭了殃了。
与其说这是一个凤凰男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的故事。
可以清廉自居的复社似乎对朱大典的贪腐并不介意,此次恰逢朱大典五十五岁大寿,复社的几位大佬虽然没有亲自到场,可也派出了复社内最有名望的年轻人,算是给足了朱大典面子。
复社出自东林党一脉,而当年的朱大典又被认为是东林党的一员,所以顺着这层关系捋一捋,朱大典还真和复社沾亲带故。
只是这点关系在利益面前显得有点微不足道,如果朱大典此时不是漕运总督,即便当年朱大典是真正的东林党人,那复社的大佬们恐怕也会装着记不起这个人。
“本官蒙皇上不弃,只因有过些许微末之功,圣上就将这千金重担交给我,本官必尽心竭力以报皇恩。”朱大典当即举杯向北跪拜道。
不得不说朱大典这脸皮是真够厚,心是真够黑,紫禁城内的崇祯皇帝此时已经快被银子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为了筹银子,崇祯皇帝想尽办法也不过多收了百余万两。
如果崇祯皇帝知道自己的漕运总督过个生日就能敛财数十万两白银,那估计杀了朱大典的心都有。
再说了,这地方是哪里?这地方是凤阳,埋的可是老朱家的列祖列宗,要知道当年朱元璋反腐的力度,贪污三十两就剥皮萱草,如今的朱大典堂而皇之的在老朱家祖坟前贪污受贿,这简直是打老朱家的脸。
可朱大典却不这么想,不仅没有丝毫愧意,反而还当着众人说什么药竭尽全力以报皇恩,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好,总督大人果然好气魄。”听完朱大典的一番慷慨陈词后,李焕只听得一旁的阮大铖大声赞叹道。
李焕闻言微微一笑,这马屁拍的太明显了,只是李焕可以一笑了之,可有人却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