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见个面?”李焕又逼问道。
“当然还想李大人帮我在朱公子面前美言几句。”阮大铖被李焕步步紧逼,最后老实交代道。
“你很不老实。”李焕突然脸色大变,对着阮大铖呵斥道。
阮大铖被李焕的突然变脸吓了一大跳,他实在想不通李焕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按道理来说咱们是萍水相逢,本没什么交情,今日上午我也不过是仗义执言而已,大家君子之交,你非要送这银子,这已经是打我的脸了,可没想到你还多次隐瞒,如此行事是不是太不尊重人了?”李焕先声夺人地说道。
阮大铖被李焕这么一抢白,顿时就有些慌了,一脸赔罪地说道:“是我思虑不周,冒犯李大人了。”
“我理解,我是个粗人,你是个读书人,而且还考中了进士,如果不是复社的人欺辱你太厉害,你是不会找到我,
让我给你引荐你和朱公子见个面,但你对我一点尊重都没有,你不把我当朋友,你甚至不愿意叫我一声同志,而是叫我李大人。”
“你今天上午明明已经找过朱总督的路子,如今又想用钱收买我,让我给你找朱公子的路子,如果这事被总督大人知道了,你让我如何自处?”李焕声音低沉的说道。
“我错了,可我也没办法,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李焕的一番话让阮大铖想起了这一路来的伤心往事,顿时有些动情的说道。
阮大铖自从被罢官之后,回到了桐城老家,可桐城是哪里,那是复社的大本营,阮大铖这回乡就好比自己跳进火坑里。
在复社的特殊关照下,阮大铖这名声算是臭到家了,每日只能躲在屋子里自娱自乐,而且在没有了权力护体的情况下,阮大铖在一干官员眼中那就是最大的那只肥羊。
虽然阮大铖家底够厚,可也经不住这么打秋风啊,所以不管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阮大铖也必须把那顶乌纱帽给争回来。
“所以你想通过朱总督的路子?可你想过没有,帮你就是和复社那帮人翻脸,你觉得朱家父子会为了那点银子得罪复社?”李焕毫不留情地问道。
李焕的意思很简单,不是我不想帮你,纵使我引荐你见了朱万化,那也于事无补,毕竟在官场混的,没有谁会为了几两银子得罪复社这个庞然大物。
即便朱万化再贪财,可在自己老子的前途和几万两银子之间,他还是知道孰轻孰重的。
这一番话可谓彻底戳破了阮大铖心中的那点幻想,在阮大铖看来,只要他认怂,只要他够不要脸,只要他听话,复社的那帮人就能放过他。
看着一脸绝望的阮大铖,李焕感觉有些于心不忍,还真怕他做了傻事,不过李焕知道这时候千万别心软,要不然这事就前功尽弃了。
如果没有面临绝望,那就不能体会到希望的宝贵,李焕对阮大铖送上的一万两白银自然没什么兴趣,或者说李焕对阮大铖这个人更感兴趣。
要知道阮大铖除了是个进士,还是个搞艺术的,而办大事还得需要搞艺术的。
如今整个江南或者整个天下的舆论已经被复社的人牢牢把控,如今阮大铖对复社的仇恨无以复加。
如果想要打破复社的舆论垄断,那阮大铖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相比于希望,往往仇恨更能给一个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