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闻言也是无语,一帮文官到楼子里面去喝花酒,然后上书朝廷替一个“杖母奸妹”的东林党二代去申辩,这和四百年后那些投资电影的煤老板搂着妹子说要弘扬正能量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总督在吗?”李焕随即又问道。
“总督大人倒是过来了一趟,不过今日太过操劳,喝过几杯酒后就匆匆离去。”吴世济想了想后回答道。
李焕闻言也是微微一笑,不得不说朱大典还真是个老滑头,要知道此次能来给朱大典祝寿的一些官员,想必和朱大典都有些关系,作为东道主,如果说朱大典对此次上书一事一无所知,那根本不可能。
朱大典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所以他本人断不会上书替郑鄤求情,但他又不敢得罪复社这帮人,毕竟得罪了复社就是得罪了整个江南士绅,那他这个漕运总督也当的不舒坦。
所以朱大典自己很可能不会上书,而是让他底下的这帮官员一起上书,如此一来既可以给复社这帮人一个交代,又不会太触怒崇祯皇帝。
“也就是说朱总督不知道你们上书一事咯?”李焕略带深意地问道。
“知道与否都没关系,毕竟此事出于公义。”吴世济此时也有些明白李焕的意思,不过还是嘴硬道。
“如果大人你和大家伙一同上书,非但救不了郑鄤,还可能引火烧身。”李焕断言道。
这不是开玩笑嘛,崇祯皇帝之所以对郑鄤动手,就是为了敲打复社这帮人,如今地方上的这帮大员再一起上书替郑鄤求情,那不就正好说明复社的势力已经做大,大到可以挑战皇权的地步。
再加上此前的汤开远拘捕一事,那崇祯皇帝不发飙才怪,如此一来不仅郑鄤会死得很惨,恐怕这些上书的人也会被牵连。
更何况崇祯皇帝的性格,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主,上书求情的人越多,上书求情的人分量越重,崇祯皇帝就越会觉得这些人是在挑战皇权,
如此一来,郑鄤只会死得更惨,而且这些上书的人很可能会上崇祯皇帝的黑名单。
“如今朝廷以风闻治罪,此风断不可长,况且吾皇登位之初就罢黜阉党,还朝廷以清明,如今必然被奸人所蒙蔽,我等上书不仅仅是为郑鄤一人,更是为天下百官天下万民。”吴世济义正言辞地说道。
“大人觉得我们大明朝有哪个奸人能蒙蔽皇上?”李焕意味深长地问道。
说实话,即便是大明最不靠谱的天启皇帝,手底下魏忠贤不过是他们手里的两条狗,所谓的“蒙蔽”不过是这条狗在替皇帝干脏活而已。
这话说起来有点大不敬,可也戳破了最后的那层遮羞布,吴世济一时间还真有些答不上话来。
“那你的意思是?”吴世济沉默许久后对李焕问道。
“事情其实还得从汤开远被抓一事说起。”李焕随即娓娓向吴世济解释这其中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