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特别是河南陕甘等重灾区,老百姓见着闯军非但不跑而且是主动加入,帮着闯军去攻打城池,想的就是破城之后捞口饭吃。
可在两淮完全不同,百姓们非但不帮忙反而帮着官军抵抗闯军,虽然很多时候于事无补,可明显看的出来,老百姓是站在官府那一头的。
闯军攻破城池之后,为了收买人心给百姓们发些粮食,但百姓们吃完粮食后并不会跟着闯军走,即便闯军最后强行带着这些百姓上路,可一到半夜这些百姓就立马开溜。
所以闯军在整个两淮是越打人数越少,越打处境越艰难,孙可望和李定国常年在军中带兵,对于这种差别感触太深了。
对于自己两个儿子的表现,张献忠还是挺满意的,当即继续问道:“那咱们要撤,撤往哪里又从哪里撤,你们想好了没有?”
还是孙可望先发言,孙可望立即说道:“要撤就撤往河南,河南一马平川,只要咱们进了河南,那就犹如蛟龙入海,官兵再想堵咱们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张献忠听闻不禁点了点头,孙可望虽然性子急躁了一些,可见识却不差。
其实闯军此次下两淮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在河南活不下去了到两淮抢钱抢粮,可没想到的是这一趟行动会如此顺利,竟然把大明中都凤阳给拿下了。
行动如此顺利让闯军当中有些将领不禁飘飘然起来,感觉大明朝廷已经日落西山,根本没办法把大家伙怎么样。
可跟朝廷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张献忠很清楚,此次行动如此顺利压根就是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一旦朝廷反应过来,就闯军眼下的实力根本没办法阻挡,所以眼下最好的出路就是回河南。
“至于回河南的路线,我建议离开庐州之后先下六安,接着贴着大别山一路北上,六安之后是固始,固始之后是光山,最后是汝宁,只要过了汝宁,咱们就算安全了,这一趟下来不过五六百里,只要咱们快马加鞭,不过半个月就能重入河南。”孙可望一脸自信的说道。
孙可望说完见张献忠暗自点头不禁甚是得意,可当他看到一旁的李定国眉头紧锁,满脸忧虑的样子,这心里顿时有些恼火。
张献忠名下有四个义子,可艾能奇和李文秀二人虽然作战勇猛,但胸中谋略有限,只可为将不可为帅。
可孙可望和李定国二人不同,这二人可是真正的帅才,不仅仗打的漂亮,在政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张献忠能打下偌大的局面,与这两位干儿子能力出众有非常大的联系。
这二人可谓张献忠的左膀右臂,本该金诚合作的二人最近一段时间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龃龉。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那就是老二李定国总比老大孙可望强那么一点点,每次议事李定国的想法总是能出人意料,别出心裁,这让老大孙可望很不服气。
就比如眼下这撤退的路线问题,孙可望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方案,张献忠对这个方案不说多支持,可最起码没有出言反对,而李定国在一旁又是皱眉又是忧虑,这是什么意思?
“二弟,可是有更好的路线,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孙可望故作轻松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