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王本仁就已经收拢了两三千人的溃兵,公然在太和城东二十里的三河湾落草,这伙人打劫过往船只,剥削两岸百姓,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可这恶事是真没少干。
太和县境内出了这么大一股劫匪,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在被逼着交了几次保护费后,老百姓纷纷到县衙反映,要求衙门派兵围剿。
当然林赓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向丁主簿保证,只要给他三百人,立刻荡平这些土鸡瓦狗。
在听完林赓的一番慷慨陈词后,丁主薄不仅没有给林赓三百人,反而让他安心守住那空无一人的水门即可,至于剿匪的事宜,就不劳林赓操心了。
当然出了这么大的祸害,衙门不管是不可能的,只是丁主薄的处理方式倒真是非同凡响。
不知找了何人牵线搭桥,丁主薄竟然和王本仁联系上了,双方经过一番协商之后,王本仁这伙土匪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太和县衙门的正规军了。
至于王本仁,这个号称大天王的土匪头子竟然也被丁主薄赏了一个团练使的头衔,堪称大明低配版宋公明。
不得不说,在这操蛋的大明,什么操蛋的怪事都有可能发生。
李焕听完林赓的这一番介绍,整个人都陷入到虚空状态,现实太荒谬,荒谬到再一次刷新了李焕的底线。
“今天太晚了,明日我去找一趟丁主簿,定要他给我一个说法。”李焕沉思许久,方才对二人说道。
正常来说,李焕此时此刻已经无权过问太和的事情了,对于这个时候的李焕来说,最保险也最为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对太和城内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装作不知道。因为李焕已经不是太和城的官了,所以太和城内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李焕也无权过问。
李焕此番回太和最要紧的事就是交割一下太和巡检的印信,当然,因为是高升,而且李焕如今深得朱大典赏识,太和县的大小官员和一干士绅们肯定要为李焕举办一个盛大的送行宴。
最后宾主尽欢,李焕风风光光的去颍州上任,而这些官老爷们依旧舒舒服服的在太和县为官,至于那些被欺压的老百姓,谁又会去在乎呢?
李焕如果去找丁主薄讨个说法,一来犯了官场的忌讳,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焕都已经调离太和了,再去过问太和的事情,这可是得罪人的事。
其实李焕也想装着不在乎,也想装着看不见,可李焕偏偏过不去自己那一关,这太和城是自己和弟兄们拼尽全力保全下来的。
为了守住这太和城,多少弟兄永远倒在了这城墙上面,如果李焕装着不在乎,装着看不见,任凭那些披着官衣的土匪在太和城内耀武扬威,那他还有何面目去面对那些倒在城墙上的弟兄们?
所以李焕必须要向丁主薄要一个说法,为了给自己,更为了给那是死去的弟兄。
一旁的林赓和冯树见状不禁面露钦佩,想必这就是所谓的王八之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