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贼不事生产,只能以劫掠为生,可抢劫这事不确定性太强,再加上朝廷的封锁,闯贼经常出现缺盐少药的情况。
可这些玩意江南不缺啊,闯贼劫掠之后手里握着大量的银子,只要能把药材、盐巴运到闯贼手里,闯贼压根不在乎价钱,当然即便闯贼心疼,可为了活下去也只能咬牙认了。
靠着这条走私链,在短短数月间,李焕积累了大量的银子,纵使出身大富之家的吕鑫,在看到自己那份分红后也被吓了个够呛,不禁感叹原来生意还能这样做。
李焕之所以如此轻松就是因为如今整个淮北都尽在自己掌握,再加上凤阳的朱大典那里已经完全打点好了,如今的淮北根本没有任何人能来干扰自己的发财大计。
“五日前,曹文诏在宁州被阵斩。”柳如玉冷冷说道。
“什么?”李焕闻言瞬间石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曹文诏乃世之良将,这个时代但凡是在军中混的,就没人没听过曹文诏的大名。
一句话,这是一个真正的猛人,李焕就算没有亲眼见过曹文诏的面,可李焕对此人是久闻大名,因为塘报之中经常出现此人的名字,常常孤军深入击溃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闯贼。
更为关键的是曹文诏乃平民出身,如此威名完全是靠着自己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天启年间曹文诏就在辽东从军,靠着自己一身胆气,愣是从一个大头兵做到了正一品的总兵。
从军十余年,曹文诏的顶头上司不停地换,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这些上司无不对他称赞有加,不光上司换,他的对手也不停地换,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和这些后金猛人交过手。
崇祯四年,因为关内群雄并起,崇祯被这些闯贼搞得是焦头烂额,无奈之下,崇祯只能将镇守辽东的曹文诏调到关内剿匪。
在辽东打惯了满清八旗,到了中原剿匪那就是虎入羊群,堪称核武器一般的存在,但凡哪里有闯贼闹得厉害,朝廷就将曹文诏调到何处,简直就是大明救火队长。
闯贼实在被曹文诏给杀怕了,最后在军中流传了一句: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虽然大明朝的闯贼是越剿越多,可这事还真不能怪到曹文诏身上,作为一个军人,曹文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如果没有曹文诏,还不知道这天下要闹成什么样。
可就这么一个猛人竟然死在闯贼手里,那恐怕大明军心都要为之动摇。
“消息千真万确,曹文诏的首级尚在。”柳如玉见李焕一脸诧异,立即补充道。
“那你担心什么?”李焕抬头问道。
不管自己与柳如玉的关系如何,柳如玉的屁股还是坐在闯贼那一边,如今闯贼的大敌死了,那柳如玉该高兴才是,为何会如此惊慌失措?
“这下还真出大麻烦了。”不等柳如玉回答,李焕立即反应过来,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