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大人可还记得数月之前,朱大典号召治下百姓捐款捐物支援总督衙门重修皇陵一事?”徐穆之一脸深意地向李焕问道。
徐穆之一说到这事李焕自然不会忘记,因为这可是朱大典的高光时刻。
话说当日朱大典为了讨好崇祯皇帝,上报朝廷说江北四府百姓愿意“自发的”捐款捐物重修皇陵,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受感动,特意下旨嘉奖朱大典是“深慰朕心”。
可实际上哪里有什么自愿,闯贼过境之后,老百姓都快吃土了,别说是皇帝老儿修祖坟,就算是自己祖坟被烧了都顾不上。
所谓的自愿不过是总督衙门的强行摊派而已,颍州当日还以为凑不齐银两,最后好说歹说才答应抽调三千民夫前去支援皇陵建设。
“何止是记得,算得上是记忆深刻了。”李焕无奈地回答道。
可李焕这时候还想不通修建皇陵与扳倒朱大典有什么联系。
“如果朱大典连修建皇陵的银子都敢贪呢?”徐穆之幽幽解释道。
“什么?”李焕闻言大吃一惊。
天下贪官千千万,从来不缺朱大典这一个,纵使朱大典捞得再多,世人最多会骂他一句贪得无厌,但不会上纲上线地弹劾他,毕竟真要追究贪腐,那打击面也太广了。
可如今朱大典敢贪污修建皇陵的银子,那他就是自寻死路。
开玩笑,崇祯皇帝祖坟被烧了已经很受伤了,如今还有人连他修祖坟的银子都敢贪,这是在往崇祯皇帝的伤口上撒盐,哦,不,应该是泼硫酸,崇祯皇帝不暴走才怪呢。
“你确定?”李焕想了想后确认到。
“确定,我特意在民夫之中安插了几个钉子,有一个钉子拿到了修建皇陵的账本。”徐穆之一脸淡定的回答道。
纵使徐穆之如此笃定,可李焕还是有些怀疑,在李焕的认知中,朱大典虽然贪,可他并不蠢,他绝对知道如果此事被人捅出来,他这个漕运总督不仅当到头了,很可能他老朱家全家老小都活到头了。
为了区区一点黄白之物,搭上全家老小的性命还有自己的政治前途,会有人这么蠢?
“此次修建皇陵,朱大典在治下州县搜刮银两不下三十万两,可花在修复皇陵这事上最多不过十万两,也就是说有一大半银子进了朱大典的口袋当中。”徐穆之缓缓说道。
这番话再一次让李焕大开眼界,当官当到朱大典这份上也真不容易,连皇帝老儿修祖坟他都能想到捞银子的办法,真不愧众人给他取的绰号——苍鹰乳虎。
李焕也再一次认识到了,人的名字可能会取错,但绰号绝对不会叫错,朱大典这是要钱不要命的节奏啊。
“这事咱们真要从长计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