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磨刀霍霍(2 / 2)

“想扶持胡亥必先铲除扶苏,但扶苏殒命又势必会引起蒙恬的反噬,这的确是个两难的局面。”

张良沉吟片刻,转而对蒙毅问道:“如果我们能顺利在蒙恬返回咸阳之前稳定朝中大局,你觉得那蒙恬是否会吃下这个哑巴亏?毕竟胡亥也是嬴政的亲生儿子,大秦名正言顺的二世子。蒙家自诩世代忠良,想必不会聚兵逼宫造反吧?

而且即使蒙恬心中不忿,那三十万蒙家军依旧是大秦的士卒,如果新君继位已成定局,他们会冒着诛九族的风险跟随蒙恬吗?”

张良的提议算不上什么对策,充其量只能是列举了弑君计划中最完美的一种局面,但他们还真就有把握也有实力创造出这样一个局面。

随着江生一年来不断的向朝堂安插亲信,如今萧何、曹参、张良皆已身居要职,在配合上胡亥公子这面大旗,已经有足够的资本成为立足朝堂的一方势力。

一旦动起手来,内有江生可仗着卫尉身份封锁皇宫,外有蒙毅十五万大军足可压制咸阳守卫兵马。面对如此强大的兵力,举贤堂,,,,也就是项羽的那点武装力量,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

至于李斯这个所谓的丞相,,,,,

哼,这老家伙自从李由死后,早就失了当年的锐气,一门心思的直奔着争权夺利。所谓贪权者必贪生,只要给他留下足够的甜头,再配上“三尸脑神丹”做威胁,不怕他不买账!

木已成舟,历来都是令人最无奈的结果。即使是后世,也经常有人用“来都来了”去打发敷衍别人。

张良信心十足,但江生却有些迟疑道:“泥人尚有三分土性,更何况现在长城外面还有数十万戎狄大军。蒙恬虽是个忠义之人,却也难保他会毫无作为的接受这一切。这件事一旦出了岔子,很可能会重演章邯降楚的戏码。”

历史上大秦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大秦上下顿时烽烟四起。章邯临危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之后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并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可谓战功赫赫的旷世名将。

但就在他与项羽对战章水时,朝堂上赵高这班奸臣却起了嫉妒之心,罗织罪名诛杀异己。正是这窝里横的作死行为,让章邯对大秦的前景彻底绝望然后向项羽投降,灭绝了大秦的最后一线生机。

蒙毅也摇头道:“蒙恬虽未必会反叛大秦投降戎狄,但却难保他不会拥兵自重。那三十万蒙家军里除了章邯等少数新晋将领外,其余的军中骨干几乎都是和他浴血奋战的同袍。而军中的士卒也都对蒙家军极为认可,他们名义上虽然隶属大秦但实际却几乎等同于蒙恬的私人武装。”

“说的不错。”

江生也点头认同。他还记得原著中嬴政曾受赵高蛊惑想要削去易小川的兵权,结果圣旨下达到军中的时候,蒙家军上下个个义愤填膺。要不是易小川本人极力压制,说不定要闹出兵变了。

而这种情况还是建立在蒙恬已死,而且继任者李由还是蒙恬嫡系弟子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蒙家军的确已经姓“蒙”而不姓“秦”了。当初江生之所以费尽周章让董天宝假扮蒙毅,而不是利用国师身份扶持他另起炉灶,多半也是基于这一点考量。

“嗯,,,,,既然这样,看来我们要找个替罪羊了。”

张良长叹口气,“杀扶苏的罪名绝对不能落到我们身上,必须是和皇位无关的人,最好连朝堂之内的大臣也不是。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掩饰胡亥世子夺位弑君的嫌疑。

而同时这个替罪羊必须还要有足够的身份地位和刺杀嬴政的理由,才能够让蒙恬和朝中百官不会起疑心。”

这样的条件堪称苛刻,一时半会到那去找?

江生刚想细问,但紧着这一段回忆便猛然跃入脑海。他眼前突然一亮:“你是说图安?”

张良点点头道:“不错!连绳前日传信过来,黑石的密探发现图安国王后最近突然失踪了,而且咸阳城内似乎也有上百名不明身份的杀手潜伏。我怀疑他们很有可能还会借着寿宴的机会对嬴政下毒,只要我们假装不知,再暗中把扶苏的酒里也下上毒药,那事情就成了。”

而蒙毅也继续补充道:“图安素来亡秦之心不死。只要我们能当场拿住王后,那所有的脏水就都可以泼到图安身上去了,包括蒙恬在内的任何人都不会有所怀疑。

到时嬴政和扶苏同时身死,而胡亥是唯一有资格继位的人。蒙恬纵然心有不甘,可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他也不可能率众反叛。”

用统一的外部矛盾压制掩盖潜在的内部矛盾,这已经是自古以来无数政客玩烂了的把戏。但俗话说的好,招式不怕老管用就行。

江生一拳砸在桌子上,“那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