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人皮纸上面猩红的文字,将十二枚银钗的来历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谭一纪之后。
谭一纪斜靠在炕头的桌子上,猛的抽了一口卷烟。
这段日子以来,他从未像现在这样轻松过。
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像是从嘴里飘出来的青烟,随风自动,无比自在。
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也不知道那十二枚银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抢,但最起码,谭一纪知道了整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谭一纪分神片刻,对方又发来了第二个问题的前奏:“该我问你问题了。”
“你见过几枚银钗?”
很明显当谭一纪提及十二枚银钗的时候,对方对于银钗的兴趣更胜一筹。
他似乎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围绕银钗在讲。
谭一纪思衬了片刻后说道:“我一共遇见了三枚,分别是凤嘴儿,喜鹊。以听老瘸子提起过的蝙蝠。”
细想之下凤嘴儿和喜鹊确实是在自己的手里,至于蝙蝠属于捕风捉影,自己也没瞧见过谭瘸子是不是真的有一枚。
如今告诉对方,就看对方知道不知道了。
当谭一纪讲这话写下来,传递给对方之后,许久都没有得到半句的回应。
于是谭一纪便直接了当的写下来:“该我提问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得到银钗?”
当这个问题发送出去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约摸着得有十几分钟,都不见对方在这人皮纸上写下一个字。
“他妈的,说好一人提问三个问题。我第三个问题就不回答了!妈的,这一定是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消息了。”
谭一纪有些追悔莫及,心想着自己不应该和对方说的那么清楚明确。
然而正在谭一纪打算拿起笔,在那人皮纸上问候一番对方的祖宗时。
却瞧见人皮纸上显现了一行字:“据我所知,寻找十二枚银钗的人有三路人马。”
“法国一位下野的姓汪大员,以前是民国宣传部长,还有就是吉林长白山的一小撮,做梦都想着复辟大清的满清遗老,还有就是日本人了。我想你最起码遇到了这其中的一路人马。”
下野的宣传部长,谭一纪整个人心头一震。
那个姓汪的人名声其实很大,而当年他的下野,正是因为中山舰事件。
此人名叫汪精卫,如今听说是在法国。
据说和黄埔军校的那位北伐军蒋校长十分不对付,二人矛盾几乎可以是公开化了。
中山舰事件之后,姓汪的逐渐退出中枢,离开了国内去往法国。
谭一纪内心疑窦丛生,这么一个人对银钗为什么这么有兴趣?
至于满清遗老谭一纪觉得,与自己接触最多的应当就是这一路人了。
从最早在胡同口伏击自己的架鹰少年,以及后来在侯家后,以及茶馆里,遇见的那一伙关外来客。
想必他们就一定是吉林长白山来的,也正是人皮纸背后那人所说,做梦复辟大清的那些人。
至于日本人...这事儿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就在谭一纪有打算,逐一问清楚对方,这三路人马为什么对银钗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时。
对方便又了回应:“你不用逐个的去问我,一来我解释不清楚,二来我知道的并不多。不过在我们一个月后见面以前,我会把整件事调查清楚,到时候见面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