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方才立志要修习武学,此刻热情未减,于是又向白仇请教了一些练武的法门、口决。既已无事,白仇自然不拒,于是开始授予一些基础的习武口诀。
白仇乃逍遥派弟子,自承白绪愁教导,对自家门派的武学最为了解,因此所传的主要也是逍遥武学的口决。
逍遥派的武功讲究闲雅清隽、飘逸潇洒,但经历代掌门研习而传下来的诸多口诀却是繁琐得紧。
自十八年前白绪愁领受逍遥令,接任掌门之位以来,虽对门中许多华而不实、冗杂纷繁的口诀进行了删减,但留存下来的依旧很多,单是通念一遍,也需好一阵功夫。
口诀于修行而言可有益处?毋庸置疑,自然有。武学为锁,口诀便为钥匙,足见口诀之重要性。
在白仇十五岁以前,白绪愁不曾给他传授过什么武功,多是训练他的力量、速度、协调、耐力等武学基础,此外便是逍遥派的心法口诀,白仇起初觉得口诀乏味无趣,不欲花时间记忆,但在白绪愁的督导之下,还是日复一日熟背,终于将这些口诀牢记于心。
等白仇十五岁后,白绪愁便正式开始传授武功,白仇习武资质极佳,又已熟记口诀,有所参悟,因此白绪愁每每稍加指点,他便能自行摸出一条修行的门路。
正因如此,他正式修行武学不过两三年,内力虽不甚深厚,修为却已激增,相继学成了本派的四海逍遥游、逍遥纵剑法,并对逍遥纵剑阵法也已有所领悟。
白仇不假思索,欲授陈逍武功,于是念出逍遥派的武学口诀,欲让陈逍记忆并领悟。
江湖上本来有个暗许的规矩,与不可擅自修习其他门派的武功一样,自家门派的口诀亦不可妄传于别人,但陈逍只是一介书生,并非江湖中人,这个规矩倒也不适用了。
白仇传授了好一阵,陈逍只是点头默念,以此记忆。
陈逍是书生,寒窗苦读数十载,此番口诀虽不少,哪能及四书五经六艺的万中之一?圣人之书他尚能谙熟于心,这口诀自然也不在话下,因此,待白仇重念第四遍时,陈逍已能大致诵读出来。
白仇自己在重新记忆这口诀之时,也是感悟良多,从前他只觉其枯燥,此时竟觉此中大有深奥难言之处,比起从前参悟所得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