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二个弯,即便杭峰努力往威尔逊那边贴,他还是只能在2道的位置徘徊,更多的过弯距离对他的成绩影响明显。
从弯道一出来,杭峰落在了最后。
……
平板里正播着“X-games”的比赛,明天还有比赛的杭阳难得熬夜守到了现在。
他盘腿坐在床上,表情非常严肃,拧紧的眉心中有一抹杀气流转。
即便是对滑板速降这项运动不算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杭峰此刻被非常明显的针对,而且也确实有效地影响了他的成绩。
更何况主持人在赛前已经明确地分析过这场比赛局势。
联合作战?
不公平对抗?
但那又如何!?
抛离所有的主观想法,比赛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任何的违规行为,他们没有碰撞,没有推人,只不过限制了杭峰的赛道,完全可以说:这就是我过弯的舒适区,谁叫他就在我身边呢?
这样的行为并不违规,如果连基本的赛场道德都没有,那么它就是合理存在的。
“X-games”的观众喜欢看这样的场面。
用这部分观众的说法:“那谁又能节制东道主的优势呢?如果所有的比赛都是东道主获胜,还有什么观赏性可言。”
所以杭峰面对这样的局面,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都显得理所当然。
也只有他的亲人朋友,以及华国观众会为他感到不忿吧。
杭阳的脸色很难看。
尤其在这位解说说完后,他更难看了。
解说说:“哦,非常漂亮的战术,杭峰很明显落后了。”
杭阳的眼神能杀人。
他心焦的不行,看着在赛场上比拼的弟弟,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拿起手机拨了电话过去。
他知道,这场比赛在华国已经结束,结果应该已经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作为运动员,比任何人都明白赛场的残酷,也能够接受杭峰任何的比赛结果。
然而直到他亲眼看见这场比赛,他才发现他忍不了。
所有的心理建设和自以为是的理解都不过是一种伪装,当亲眼看见亲人受到了委屈……去他娘的!如果他在现场,一定会揍这三个家伙一顿,包括那个女人!!
……
从第二个弯道出来,杭峰落在了最后,他距离第一名的约翰差距已经达到了将近五米。
爱莎现在在第二位,内圈的优势很明显,她重新拿回了冠军的争夺资格。
威尔逊相对要慢一点,他没有贴近爱莎,为了限制杭峰,他始终滑在3号道上,这让他从弯道一出来就明显落后。
并不比杭峰快多少。
杭峰不太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们又不是队友,应该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真的就心甘情愿为别人做嫁衣,将奖牌拱手相让吗?
还是金牌不够香。
老实说,当杭峰这么想的时候,这种明显带着质疑的埋怨心态,说明他有点急了。
已经进入第三个弯道的周期了,他却落在最后面。
与约翰的距离拉的越远,他的压力就会越大。
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心理变化,他除了要求自己冷静下来,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调整呼吸。
眼观六路继续寻找机会。
将身体压到极致,至少保证自己在找到机会的时候,有足够的速度冲出去。
而且,速度上来了。
逼近80迈的速度,这些人想要再在过弯的时候完美地保持队形,肯定没那么容易。
失误随时有可能发生。
那时候,就是他的机会。
这样想着,杭峰保持着滑行的节奏,往右移。
其他人也往右移。
第三个弯是向右的超级弯。
这一次,约翰以最快的速度回到1号道。
他想要堵住杭峰。
因为要保持速度过这个弯,杭峰一定会回到1号道。
杭峰当然也想这么做,一直以来的习惯都在让他内圈过弯。
他甚至已经快要滑进1号道了!
但就在约翰的身影从他眼前横过的瞬间,杭峰眼底一抹狠劲出现,他停下了向右滑去的举动,甚至在短短时间又回到了2号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
凭什么只有你们压迫我?
难道我就好欺负?
2号道过弯也不错嘛,我为什么要去1号道?
你们想要滑1号道?那就从我的板子上跃过去啊?
这一瞬间,杭峰从对方的节奏里走了出来。
他坚定地滑在2号道,视线的余光落在威尔逊和爱莎的身上。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差距并不大,只要稍微偏头,就可以看见对方的位置。
如果说自己完全落在威尔逊的后面,他看不见他,真的撞在了他的板子上,“追尾”也是后车的责任。
偏偏威尔逊能够看见杭峰,他就不可能真的撞到杭峰的板上。
威尔逊往杭峰这边靠了一点。
杭峰保持自己的直线不动。
威尔逊甚至在“百忙之中”还抽空看了杭峰一眼,然后又将滑板往杭峰这边靠了一点。
杭峰依旧保持不动。
他们的距离已经小于30公分了。
就算是威尔逊也会感觉到压力。
而且还有一个很糟糕的事情。
前方就是向右的弯道,这么快的速度过弯是一定要用上“手撑”的技巧,可是杭峰就在威尔逊的右边,双方这么近的距离,威尔逊的手根本就没有放的地方。
猜到杭峰打算的威尔逊咬紧了牙根,在心里暗恨不已。
尤其是当爱莎也逼过来,发现威尔逊不让,埋怨地看过来一眼的时候,一种后悔的情绪在威尔逊的心里升腾而起。
上一个弯道自己要是没给爱莎让路就好了,滑了内圈的自己一定有比现在更快的速度,只要能够滑到杭峰更前面,就可以毫不客气地滑到他的道上。
明明是限制杭峰,怎么却变成了限制他自己?
而且随着第三个弯道越来越近,威尔逊内心的焦虑就越来越明显。
杭峰不让。
爱莎却肆无忌惮的往他这边靠。
他的活动空间变得非常地小,接下来的弯道的应该怎么过?他不能降速,这样的赛场一旦降速,就是输。
在一番快速的天人交战下,威尔逊的脚轻轻用力,往杭峰那边又靠了一点。
两人的距离迅速逼近到将近20公分,这是一个只需要轻轻一抬手,就会碰到对方的距离。
他想给杭峰造成巨大的压力。
然而现实是杭峰铁了心的不动!
计划既然已经开始执行,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除非威尔逊真的撞上来,否则他绝不会让路!
不但不让!甚至还想往威尔逊那边逼一点!
果然赛场“欺负人”的感觉很好,杭峰几乎可以感受到威尔逊那有如实质的焦虑。
比心态他就没输过!
他现在掌握主动,凭什么要让!
心里的小恶魔在蹦跶,杭峰甚至愉悦的嘴角都勾起来。
终于,还在进入弯道的前一秒,威尔逊更先扛不住压力地滑向了一边。
他离开杭峰,想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却发现这个时候爱莎已经贴的太近了。
或许是人面对危险的本能,亦或者是对爱莎的那份爱慕,在赛场上从未退过的威尔逊,却最终摇晃着他的滑板,瞬间落在了杭峰的后面。
这一退,既是让道,也是退出奖牌的争夺。
或许威尔逊会后悔,可这一刻无人关心他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前方,包括被他怜惜对待的爱莎。
在威尔逊从杭峰眼前消失的瞬间,杭峰心里的小恶魔翻了个跟头,兴奋的他甚至将目光落在了爱莎的背影上,一瞬间无数次的想要如法炮制。
终于还是在最后的时刻,斩断了所有的思绪。
没必要。
真正比起来,自己谁也不会输,又何必用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做法,比赛还是要堂堂正正地赢了才痛快!
杭峰半蹲,将身体倾斜,压下来,手撑在地面上,在过弯的前一秒,滑进了1号道,漂亮的一个内线过弯。
速度无损!!
再出来,他滑在了爱莎的前面,与约翰的五米距离也拉近到了4米。
再度回到第二名!!
……
“漂亮的反击!!”
演播室里的名嘴解说发出了欢呼声。
“杭峰抓住了机会,在第三个赛道再次回到了第二名,就在我们以为他已经完蛋的时候,他又回来了!
不愧是我们年轻优秀的运动员,犹如刀尖般锋利的气质,敢于劈砍所有挡在前面的荆棘!这才是年轻人选手该有的作为!
我甚至有点感动。
关注过威尔逊的观众都知道他的绝招是什么,但杭峰已经两次从他的拦截下冲出来,这是不是说明威尔逊的老手段对于杭峰已经不管用了?暂时落后的威尔逊还能再回到奖牌争夺中吗?”
电视屏幕里,从第三个弯道滑出来的选手们,再次进入到一个漫长的滑行中。
这个部分乏善可陈,双方的位置始终保持一致,解说为了填补空白时间,开始分析起了之前杭峰突围的“战况”。
其实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更明显。
杭峰的右边空了很大的位置,却始终不滑进去,他的战术已经昭然若揭。
这一点是值得夸奖的。
杭峰显然是抓住了反击的机会,将自己从困境里解救了出来。
但最值得聊的还是威尔逊。
威尔逊竟然减速落在了后面,这种“爱情与战场”的话题向来经久不衰。
解说更是放肆猜测:“女性选手和男性选手在一个赛场上竞赛真的是合理的吗?赢了不添光,输了更糟糕,尤其是威尔逊和爱莎经历过那么多场的比赛,足以诞生足够的友情,或者是爱情,这个时候社会对女性天然弱者的解读,反而成为了这类男女混合比赛最大的拘束。
或许我们应该在这场比赛之后呼吁大赛组,开设女子组的赛场,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最公平……”
解说在短短时间已经号召粉丝“呼吁”了好几次,这当然不是和大赛组对着干,深知热度需要话题的他,并不怕把事情闹大。
最好一群人举着牌子到“ESPN”公司的大门口抗议才好,这样就可以获得世界媒体的大量关注。
就在这样继续“忽悠”着观众,第四个弯道已经近在眼前。
解说终于停止自己的喋喋不休,干起了正事。
“现在排名第一的约翰,他已经来到了4号道,显然又是一个内线过弯。可惜约翰没办法回头,并不知道身后的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杭峰就在他的身后,却对4号道毫无兴趣。
他就停在3号道。
是的没错,杭峰依旧选择相对较外的赛道!
这让爱莎遭到了一开始杭峰受到的待遇,她被杭峰和约翰一前一右地限制住了。
要开始了吗?我们的爱莎女王会再次展现她超级切内线的技巧吗?我真是有点期待啊!”
……
爱莎作为女性,在这样的赛场上确实有很吃亏的地方。
她的出发速度不快,而且一旦发生碰撞,其他的男性选手最多摔出去,她可能会飞起来,非常的危险。
但爱莎也凭借她轻灵小巧的身形,有自己的“必杀技”。
就是切内线的一个极致过弯。
她身体轻,过弯更加轻盈,个头儿又小,只要前面的人留出一点
空,她就可以钻过去。
爱莎虽然迄今为止只拿过一枚东道主的冠军奖杯,可是凭借这一技巧,她拿过很多客场作战的亚军和季军。
爱莎确实很强。
她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所有的粉丝都期待她再拿一枚冠军。
解说提到爱莎的困境,她的粉丝气得砸桌子。
提到爱莎的“必杀技”,所有人又露出期待的目光。
他们在等待一场“女王的逆袭”。
约翰?
不过是一个凭借着“袋鼠腿”获得一点优势的家伙,他过弯的技巧在爱莎的面前,简直一塌糊涂,不足为惧。
就在这样的期待中,全世界几乎大部分的目光都落在了爱莎的身上,等待她上演的“魔法”。
但却很少人注意到,因为拍摄视角的原因,杭峰已经在外圈做好了随时超越的准备。
这是第四个弯道了。
速度已经超过了90迈,达到绝大部分选手的阈值。
这个弯道开始,阈值低的选手会下意识地降速,就算阈值高点的选手,也可能出现意外。
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分了解和自信的杭峰,早就将目光定在了这第四个弯道上。
他要开始发力了。
即便逼走了威尔逊,也不够解气,所以还是要凭借真正的实力证明自己。
要精准,要小心,千万不能大意,这是一个好机会。
自己的前面一个人都没有!
抓住机会,就是潜龙升天!!
杭峰心中狂啸,热血因为即将到来的一刻而沸腾,但他的大脑却又前所未有的冷静。
一直以来从事的技巧类运动,在这一刻起到绝对的作用。他的大脑像是高速运转的电脑,将每一丝肌肉调动,眼前像是有不断变化的数值,测量着时速、风速、力量,以及入弯的角度。
就是现在!!!
杭峰将身体平稳地蹲下,一只手伸出,身体整个往左侧倾斜,当弯真的出现,倾斜的角度开始变大的瞬间,他早就准备好的手掌贴在了地上。
“唰——”的摩擦声非常清晰,还有骤然变得滚烫的手掌。
他却专注的丝毫不被外力干扰,精准地控制着身体,从外圈试图超过约翰。
事实上,约翰过弯的技巧确实不怎么样。
第四个弯道开始就达到了他的阈值,他会变得谨慎,即便不想,也会下意识地减一点点的速度。
具体的体现就是他手撑在地上的力量很大,即便护掌刻意做了光滑处理,但如果用大力气从上往下按下去的时候,速度多少会有些影响。
这个习惯约翰和他的教练其实都没有意识到。
约翰开始过弯了。
速度有点快,他前面没有作为速度评判依据的对手,当他领滑的时就会下意识按照自己的习惯来。
如果这个时候有测速器架设在他面前,就可以清楚看见当他的手落在地上开的时候,速度就从90多迈迅速掉落到85迈。
将近10迈的减速,在这个级别的赛场其实相当明显。
更明显的是,杭峰从外圈超了过去。
对!
超过去了!
比想象的轻松!
杭峰甚至做好了过弯结束后,自己可能还落后约翰一点点的可能。
他真的没想到,这个外圈超越比想象的快了太多。
杭峰的手掌撑在地上只是作为平衡支点在使用,甚至为了减少手掌和地面的摩擦,他会用尽全力在自身的核心力上,尽可能短而轻地使用手掌支撑。
一个在减速,一个保持原速度冲击,虽然是在外圈超越,但只是一个弯,杭峰就“唰”
的冲到了前面。
约翰脸都僵了。
老实说他有点被吓到。
他以为自己压的很好,而且迄今为止自己表现的都很不错,除非爱莎从内圈切进来,就连威尔逊他都不认为可以轻易超越他。
他已经在畅想自己获得冠军了。
杭峰以出乎意料的位置从他的后方追上来,而且迅速的来到他的前方,就犹如一把大刀从诡异的角度砍向他的脖子。
“吓!”
约翰心里一顿,没有吓到翻倒在地,已经是他的职业素养。
就算已经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约翰的起身还是变得有些拖拉。
这让他的速度再一次慢了一点。
所以一转头,爱莎也从他的左边出现了。
并且非常明确地超过了他。
约翰愿意称这一刻为噩梦。
如果是做梦的话,快点醒来吧。
自己是哪里没做对吗?为什么被超越的那么轻松?明明自己一直滑的很好啊!
约翰落后了。
爱莎超到了他的前面,就连威尔逊也试图将落后的距离追赶回来。
杭峰出现在了第一位。
杭峰在第一位!!!
他在第一位!!!
观众席上,选手休息室里,这一刻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所有在为杭峰紧张,焦虑的人,都畅快地出了一口气!!
冲出包围网了!
杭峰冲在了最前面!!
他会赢了!他一定会赢的!!
就连简都兴奋到和身边,不认识也陌生的人拥抱在了一起。
这一刻,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为了杭峰而紧张,为了杭峰而高兴,也为了杭峰而骄傲!!
在这样的局面下,杭峰竟然真的创造机会,为自己“杀出”了一条血路!!
大洋的彼岸,正放下电话的杭阳把自己放松靠在床头,嘴角含笑地看着弟弟的比赛。
坐在演播大厅里的名嘴解说,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为亢奋怪异地尖叫:“冲出了!!杭峰从外线杀出!他冲在了最前面!!他自由了!!”
这一刻,全世界都“暴动”了。
有人愤怒地砸了酒瓶子,有人难过地关了电视,当然也有人惊讶地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太精彩!”
“是的,他选择逼退威尔逊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一个有自己想法的选手。”
“不,他最棒的还是过弯技巧,我就知道这些人拦不住他,我看了他几乎所有的比赛,你们不了解他,谁都拦不住他,到最后他会长出翅膀,第一个冲过终点线。”
杭峰确实觉得自己好像长出了翅膀。
前面没有人再拦着自己,每一次呼吸都是自由的味道,空气变得甘甜,就连这烈日的酷暑也变得格外温柔。
老实说,在这样的局面下冲出来,给杭峰的满足感非常的强,一点都不输给他拿到冠军时候的快乐。
让他觉得自己真是又聪明又厉害,是对自己最大的自我肯定。
而且因为这一路有点略微压制的原因,滑到这里的速度比之前的每一场都慢了很多。
在第五个弯道他有非常大的余力去过弯。
很轻松。
杭峰的轻松却给了身后追着他的爱莎巨大的压力。
爱莎也在找机会。
她已经冲到了第二名,只要让她抓住机会,就可以超过杭峰拿到第一名。
她的目光一直定在内线的位置,等机会、等机会、等机会……然而等回过神来,她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追上杭峰,反而在直线距离被拉开的
更远了。
这说明杭峰现在的速度比她快!
说明在上一个弯道,杭峰完成的比她好,完美的将速度保留了下来。
心脏像是被阴影笼罩。
黑暗在一点点地扩散。
她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杭峰的速度一旦起来,就谁都拦不住他。
没有和杭峰一个赛场的时候,爱莎还多少有点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上未必差,是和杭峰同组的选手太无能。
但是当她以焦虑的情绪滑过第五个弯的时候,她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实力确实不够。
杭峰的弯转的太好了,跟在他身后近距离地看着他转弯,浑然天成的就像风吹雨润日升日落,看不见丝毫的勉强。
犹如教科书般的过弯技巧,就连手指按在地面的弧度都那么的轻盈。
甚至游刃有余。
当最后的想法出现的时候,爱莎内心是震撼的。
这个弯道她过的已经非常谨慎了,甚至会忍不住降低一点速度,可杭峰却好像没到极限一样。
这是什么怪物?
怎么会有人不但技巧这么精准,对速度的阈值也这么高?
简直就是天生该在赛道上狂奔的人!
从第五个弯道出来的爱莎,不得不接受她和杭峰实力上明显的差距。
距离又被拉开了,已经达到了十米,而这样的差距还在增大。
她不可能追上去。
她此刻还在90迈左右的速度上滑行,杭峰可能已经在冲击95迈,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差距只会更明显。
所以,如果不能祈祷对手的失误,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亚军了吗?
爱莎尝试将头往发出声音的方向看过,果不其然她看见了正在追赶自己的威尔逊。
双方的差距并不大,一个弯道的好坏可以轻松将他们的位置调换一个个儿。
爱莎不会将获胜的希望放在祈祷对手的“网开一面”,以及对自己的“怜爱”上。
在世界赛场上冲杀了多次的自己再清楚不过,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友情算得了什么,爱情也什么都不是。
威尔逊的目标一定是超过自己,拿银牌!
威尔逊确实是这么想的。
他在出发的时候已经让过爱莎一次,那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
他们还不算情侣关系呢,再说国内他的亲人朋友都期待他拿到一个好名次回去,他不认为自己还应该谦让第二次。
这一刻,他甚至不想将爱莎当成一个女人。
怜惜只会阻挡他必胜的信念!
于是,就在杭峰身后,爱莎和威尔逊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龙凤斗”,约翰倒是落在了后面。
杭峰看不见后面,也没兴趣看后面。
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滑在前面,所以与其分神去管身后的人打算怎么做,他不如把自己的部分完美地做好,就足以应对所有!
连续的胜利和超出所有人的最短用时,给了杭峰最多的自信,从脱颖而出的瞬间,他就已经在规划接下来两个弯道的技巧。
第五个弯道出来,杭峰竟然还有点不满意当前的速度,要知道之前每一场比赛滑到这里,他已经超过95迈,这样的速度下,就是他都有随时翻车的危险而不得不小心应对。此刻却完全那种这种感觉,他完成的游刃有余。
很明显他不是在短短时间有了很大的进步,而是前面自己被一系列的堵截,导致滑到这里的速度并不快。
可惜,就剩下最后一个弯道了,赛程已经快到三分之二,想要打破自己的记录是不可能了。
只能尽可能的再快一点了。
杭峰嫌弃速
度还不够,将身体压下,将风阻降低到最少,双手背在身后,感受速度一点点增加的过程。
他和后面的人越拉越远,曾经制霸这条赛道的王者再次回归!
眼看着他冲到前面的过程,实在太过瘾了!
关注这场比赛的华国人,以及对杭峰有所期待的观众爽的都是眉飞色舞!
不需要什么荆棘遍地砥砺前行,只想看每一个自己喜欢着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永远乘风破浪吊打对手!!
杭峰也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待,第六个弯道,也是最后一个弯道,他滑的稳稳当当,依旧拿出了完美的表现。
柔韧又强劲的身体在急速中,倾斜出飘逸帅气的姿态,就像在灯光汇聚下跳出的一支舞蹈,竟美得有些晃眼。
随后从容起身,将双手再度背在身后,朝着前方,朝着终点线冲去。
远远的杭峰已经看见了那醒目的黑色龙门。
巨大的“X-games”logo悬挂在龙门的上方,代表国际一流赛场的标志给人一种强烈的兴奋感。
从看见龙门,到滑到地方,需要超过十秒的时间,杭峰的情绪则在这个过程里迅速沸腾。
就快了!
马上就到了!
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虽然只是一个分站赛,可一个好的开始才有好的结局。
未来可期!!!
“唰——”
光一般从龙门穿过的瞬间,杭峰的耳边像是响起了海啸声。……
观众们在为他鼓掌祝贺!
工作人员也激动地大叫!
龙门的框架在急速下鸣出清啸的声响,天地间都好像在为他庆贺!!
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