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1 / 2)

万忠知晓圣上这样发落便是饶过了道观那一干人, 心下松了一口气,等宫人伺候脱了靴才道:“郑娘子年轻,难免有贪玩图新鲜的时候, 不在您身边时, 旁人也约束不住她。”

他都不敢说,郑娘子有些时候在所谓观主的面前, 也同样是恃宠而骄, 圣上有兴致时不以为忤,反倒迁就,即便底下人清楚不过是皇帝的闲趣, 这时候也不敢不对郑娘子看得紧些。

“一丁点的事情, 竟像是八百里加急,”圣上面色不虞, 不知道是说自乱阵脚的王内监还是此刻的紫宸殿, “她与其余宫人有什么不同,上一回昭徽也就罢了, 这一回遇雨晚归也能教人来?”

护腕被掷在地上,显然余怒未消:“他们以为内廷无事么?”

近侍们大气也不敢出,皇子主动讨要宫婢虽说不好, 但管事们即便顾忌皇后不许, 也不敢不先给了大殿下。

然而上一回王内监福至心灵, 以为圣人游龙戏凤,虽然待她淡淡, 召见一两次也未召幸侍寝, 便抛诸脑后, 但未必就肯割舍赏赐给大殿下, 抓住了机遇, 在圣上面前露了脸。

这一回却是自作聪明,拿着鸡毛当令箭,只怕教圣上也有些挂不住脸。

简直不啻于是外省行道加急送来洋洋洒洒近万字的奏疏,结果最要紧务实的两句却是请圣安。

封疆大吏们偶尔如此行事,还能得皇帝赏脸骂几句,内侍们做事不称心,一回不计较,至多第二回也要被逐出不用了。

“她一向最爱惜肌肤,怎么好端端练起琴来?”

圣上目光冷然,然而却不大相信道观送信内侍的话:“是以为日子清闲?”

万忠笑着道:“娘子又没别的什么事,或许瞧新鲜,圣人所赐绿绮琴便是不识货也能看得出珍贵,爱不释手也是常理。”

又没个技艺高超的人教她,不过是小女孩照着谱子瞎弹,等过了新鲜劲,尝到手疼的滋味,别说这样偷偷溜出去弹琴,就是教她去学也会惫懒找借口。

“抑或娘子有意学来讨好圣人,才肯苦练伤手,”万忠思来想去,以为这一点并非没有可能:“或者也是叛逆,越是不叫做什么,娘子越喜欢做什么。”

人总有这样自寻死路的劣根性,越是规矩不许越觉得有趣。

“罢了,那就让她弹,”圣上神色稍见和缓,兼之也清楚郑观音顾影自怜的脾气,“不必多理会她,弹的不好,她也知晓不能到人前献丑。”

她也是个有几分自矜的美人,虽说弹的并不出色,然而也常常取了琴对水闲拨二三悠然片段,不消别人赞美,她自己也明白做这样的画中人会有多少诗情画意的美。

至于要下苦功夫去练,那便与她无关,她也懒散学过几年,她的琴艺似乎还是当初那样,后来相夫教子,更是没有闲情逸致。

要取乐时只喜欢听他来弹。

“近来昭徽在忙些什么?”圣上忽而问道:“朕这几日少去书房看他们功课,少在宫内瞧见他。”

内侍监心里清楚圣上的关注近来多放在了道观,对几位殿下放松了些许,不过终究待大皇子有些不同,说起来只关心嫡长子一人。

“奴婢也是听人说,皇后娘娘有意让大殿下学些马上的本事,这几日课余,大殿下不是在马场,就是携几位伴读去玉城长公主附近打猎。”

仁智殿平日也待皇帝近前的内侍客气大方,万忠轻声道:“圣人寿辰渐近,殿下也想送些不一样的贺礼博您一个欢心。”

皇子自己要打猎不能如跟随圣上一般畅意,皇帝将封王赐号这件事看得重,这些皇子不到成婚,便没有封地和庄子。

大皇子倒还方便些,圣上这几年就算是待他冷淡下来,但瞧在是中宫所出的份上,他总也是

几位皇子中最受重视的,玉城长公主处宴饮玩乐,少不得请他。

“年轻人一腔热血,总容易生出冲动,一时新鲜,过后便忘得一干二净。”

圣上语气中有几分难以捉摸的喟叹,笑着道:“难得他喜欢,又有这份孝心,且随他去。”

……

郑观音停了两三日,专心做她的女红,瞧着观中的管事半分责罚也没有,甚至这两三日都没有出现,这才放下心来,白日里偶尔又偷溜出去弹琴。

结果好巧不巧,她刚出去两日,回来路上正遇见观主身边随着许多人,正往这边来。

郑观音避无可避,抱了琴在道边行礼,尽量将头低下去,道了一声:“奴婢请观主安。”

圣上早瞧见了她,不过是叫她起身,平淡道:“你倒清闲。”

郑观音略有些讪讪,心想若论清闲有福,只怕宫中也没有比他更清闲的男子。

不过她也不晓得,这几日王内监会不会添油加醋地向观主告状。

她忽而想到此处,觉得有必要描补些许,略带欢喜地问道:“难不成今日是圣人的万寿,观主要出去游玩么?”

万忠原本随在圣上身后,连忙悄悄摆手,郑观音瞥见会意,莞尔道:“不过奴婢记得似乎还有些时日。”

“难得你除了玩乐还能惦记其他,”圣上微微一笑,不意她还记得皇帝的万寿,也不提及她手中的琴:“不为这个,我便不能回来了么?”

郑观音自觉随在他后面,等到观主随意寻了一处静室,萼华进来奉茶,瞧见她被抓了现行,只施了个同情神色与她。

圣上正有些口渴,饮了两口才想起站在角落里的她:“这两日弹琴可有什么心得?”

郑观音稍蹙了眉,坦言道:“正在弹《凤求凰》,只是也只知道按着谱子来,不知道节奏轻缓得当与否。”

观主随口说教她,但长期不在观中,难得见一面,她将琴谱的手势背下来,练几回能弹得顺些,但若论精妙与理解,那还差得远着呢。

“你一开始便弹《凤求凰》?”

圣上想起她爱琴似乎主要是为了附庸风雅,又不是为了籍此出名,也便不像严师那么苛责她从基本练起,只道:“那便弹几段来听。”

郑观音答是,她不愿意在人前露丑丢脸,只将记得最熟的一段弹与他听,琴音流泻,虽然能听出几处错误,却也瞧得出她几日的用心刻苦来。

琴桌与坐处原本相距甚远,郑观音拨弄至最后一句时抬头,却见那道士已经起身。

他今日还没来得及换上诵经做功课时的素净道袍,更类似勋贵们出游打马的便装,颇有赳赳气概,走至她近前时,郑观音连忙起身,却也不免被他所镇,后退了两三步。

“怕什么,我难道会打你手心?”

圣上想起每回将皇子们召到面前,他们似乎也是这样战战兢兢,不免取笑:“从前不见你这样怕,不是胆子大得很么?”

“哪有学生不怕夫子的?”

她定了定心神,才仰起头看他:“知观,奴婢弹得难道不好么?”

圣上见她着实自信,默然片刻,忍笑道:“确实不错,不过以后若是自己看不懂,还是少练为宜。”

她微微一愣,“练得多不好么?”

“越练越错,将来便是有老师也不肯教你,”圣上瞧她这两日似乎很有兴致,不愿意打击她的爱好:“有些时候闭门造车,本就是没有道理的。”

郑观音被迫重新坐在琴前,不瞧谱子将那一段再弹一回,等弹到中间一句,那温热的手掌在她肩头一按,琴音立刻便停了。

“不对,”圣上俯身,伸手指向放在一侧的减字琴谱,含笑道:“是叫你按,不是要挑。”

她疑惑抬头:“这上面没说要按。”

“按音并无特指,”圣上瞧她指根处受损不大,知她每回按下去力道也轻:“劲要均匀缓和才好,从容不迫,音也不会杂乱无章。”

郑观音虽然请教过谢文徽,然而两人不算熟络,彼时又有萼华在场,教学之间颇有分寸,别说沾襟挨袖,就是呼吸也不会彼此感知。

然而素来挑剔的观主教她,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触。

他的手掌既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茧,也有刀剑弓枪留下的痕迹,握书时的能瞧得出修长分明,或许还有几分赏心悦目,但落在她肩上,偶尔触及颈边这样格外柔嫩的肌肤,若即若离,触感格外粗糙。

后背本就是无法防备的薄弱处,更遑论他说话时气息较旁人格外绵长,洒落在她颈后,教她想起背后有狼伺机待动的恐惧。

郑观音周身微微一颤,庆幸他瞧不见自己颊边飞起的两瓣红,声音放轻了许多:“是奴婢疏忽了。”

她正要再弹,揉弦的左手却被握住,不轻不重,但却几乎维持了半拥她入怀的姿势。

她的手指纤柔绵软,触之如玉微凉,但他却似感知不到,更听不见她如鼓擂一般的心跳,淡淡道:“继续。”

郑观音低声应是,然而额头却热得出了薄薄的一层汗,紧张之余,又弹错了几个音。

她的左手被带动按弦,着实比起自己练的时候不同,羞窘之余也顾不上疼,只试图从他掌中将手抽走。

“眼高手低,自然要吃苦头,”圣上见她果然还是吃一点苦便丧失兴致的性子,心情却莫名好了几分,松了她的手,泰然自若道:“还想练吗?”

郑观音见手指果然又红,但她脸上的热辣远比手上的磨痕更甚,低声道:“还是算了。”

他从始至终神色都放松,似乎从没别的意思,即便方才姿势亲昵,也没有刻意去触碰她更多肌肤,借机一亲芳泽。

本来便是他的婢女,要这样姿态,郑观音难道还能斥责他什么,起身远了些。

她但凡受一点苦楚,无论是不是自找都会有一点小脾气,圣上倒也不甚在意,反而自己取了她的琴将《凤求凰》完完整整弹了一遍。

郑观音望着面前的男子,谢文徽为了示范,也取这琴弹了数遍,问她听出来什么,她大约脑子里进了雨水,竟也只会答流畅动听,居然忘记将对司马相如文采那一套现成的赞美说出来。

彼时他闻言失落,不甘追问:“难道娘子不觉得内里旖旎绵邈,情致热烈?”

她最开始觉得可能是他以为弹奏不佳,只好戳破他对牛弹琴的事实:“郎君弹得好,是我不会听。”

不过这几天乱七八糟地练了许久,她也多少能体味一点观主与谢郎君弹琴的不同。

观主虽说随和从容,但隐隐令人畏惧,自他指下弹奏的琴音,内敛却能感受到锐意自信的锋芒。

至于谢文徽,他的琴音更清越昂扬,抒情段却也低得下去,萦绕不绝。

郑观音正游神天外,琴声忽然铮然一声而止,她抬头望去,见他正看着她,低声问道:“在想些什么?”

在观主面前听琴,却在暗里比较琴师之间差异,她稍稍别过头去,难得有一点歉意:“奴婢在想,观主的琴曲确实旖旎绵邈,情致热烈,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及得上您一半。”

她凝神侧听,本来就已经教琴师欢喜,又能听得明白,可见虽然指法谬误,但仍有天资。

“《凤求凰》本来便是相如爱慕卓文君的琴曲,你听的并不算错,”圣上若有所思,忽而闲聊起旁事,道:“你也是正当婚的年纪,若有相如求娶,当真不会中意?”

她说喜欢沙场男子,却又偏偏爱琴爱文,嫁得那样一个郎君。

泾阳

长公主确实想寻一个儿媳,然而怕皇后不喜欢,婉拒了崔氏的女儿,另外从袁氏里选,至今没见到什么眉目。

郑观音讶然,他一个道士,竟一而再再而三同她说起择婿来,不免想起大皇子的荒唐来,心想他们表兄弟该不会都是一样的直白,但随即又否决了。

谢文徽年长几岁,又是个怜悯孤苦、知恩图报的君子,应该做不出这样的事情,若真如此,观主自然早就要怪自己不安于室。

不外乎是随口闲聊,又或者如中宫,勋贵间偶有迷恋容色的,他正好做个好人,拿美貌的宫女做人情,顺带也算是给本来要独守一生的她寻个归宿。

“文君低嫁,当垆卖酒也不敌夫君变心,有何可动心之处?”

郑观音要是十分中意男子的才华,丈夫纳新人倒也没什么,但她喜欢权势远远多于这些,更不愿意为了所谓的情爱吃苦,因此便不能容忍贫贱夫妻同苦不同甘:“即便是孤苦,也得宁缺毋滥。”

“道长的琴声决断,怎么人却这样优柔,既然入宫,宫人们便都是圣上的,难不成还能想东想西?”

圣上并未动气,坦然道:“你若真心想要嫁人,我难道便无一点办法?”

这似有些暧昧的暗示,却未得到回应。

他若年纪再大些,更慈眉善目一点,郑观音觉得自己真有可能动心,以为他会有好意,为自己宠爱的婢女寻一门亲事。

然而或许是方才被男子握手时的不安,她也不得不警惕些,天下哪有这等掉馅饼的好事,于是笑吟吟道:“知观若是真存了月下老人的心思,举荐我做嫔妃,可比给我选任何一门亲事要强。”

她像是在开玩笑,但又极坦然地看向他,目光澄澈,似有探究意味。

这原本就是郑观音的心里话,只是平素又说不出口,她说完后见观主良久不言,心一点点沉下去,却还有心思试探玩笑。

“您是何等身份,面圣远比旁人容易,也不消观主多做什么,只需要圣上来时,您引荐我时多说两句好话,圣人最是信奉道教,必然听信。”

她猜测皇帝应该是更听张真人的话,不过那位避世太久,实在是攀扯不上,只能退而求其次:“我便不是绝色,倒也不至于教男子见了不喜。”

那一张略施口脂的唇张张合合,从里面说出来的每一个字却都带着不知掂量过多少回的算计,终于露出功利市侩的嘴脸来。

她确实从不在昭徽与旁人的事情上骗他,因为她权衡利弊,觉得皇帝还能再活几十年,不值当把心思用在这上面。

但是也不影响她利用与生俱来的好颜色为自己谋利,轻易撩拨可以利用的男子达到目的,等再无价值,随后又毫不留情地摆脱。

他忽而开口:“你当真这样想?”

她僵直片刻,随即凑近了些,低声道:“自然是当真,若观主能全我这一桩心愿,奴婢必然结草衔环,将来重重谢您。”

郑观音虽然看着观主的年纪也觉有些难以启齿,但心一横,仍旧伏在了他的膝上流露真情,柔声哀诉。

“奴婢从小便失去双亲,内廷举目也无相识,没人疼我爱我,幸得观主庇护容留,我愿认道长为义父,将来奉养终身。”

虽说这位道长望着年岁不算大,可历史上认自己侄子媳妇为义母的公主都有,好歹知观比她的年岁要大,即便唤他“耶耶”,心里能好受些。

那清澈生波的眼神中丝毫不掩饰她对成为内廷后妃的向往,即便是刻意伏近,做出一副柔弱姿态,也难以遮挡皮下蓬勃滋生的野望。

人要是没有这么一点大胆和不知羞耻的厚脸皮,自然也没有勇气在他面前毛遂自荐。

什么喜爱沙场男子,年纪大些知晓疼人……乃至学琴烹茶,都不过是为了逢迎天

子。

她坦坦荡荡跪在这里,异想天开要认义父,分明是从未将他放在心上,只将他做攀登的阶梯。

圣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莫名滋生出一点狠毒戾气,手不自觉按在了她的颈侧,微微含笑,温和道:“音音,你幼年真的有方士说过你当侍奉天子么?”

郑观音已经将那份糊弄他的言论忘记,粲然一笑:“奴婢当不当侍奉圣人,只在观主,并不在这言论真不真。”

她未承认,然而这所谓后妃命,显然便是随口说来骗他。

还说得十分天真,语气里埋怨这谶言不真。

那每一个字都像是嘲弄君王识人不清,她同那些爬床的宫人又有何区别?

他手底那一层薄薄肌肤下就是她涌动过快的鲜血,只消轻轻一下,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叫她即刻闭上这张让人厌恶的嘴。

然而他却像是失了力气,只是搁在那里,静静等她说完。

她的谋划总有说完的时候,然而空气中却极静,得不到一点他的回应,她试探唤了一声“知观”。

“我不为好处说谎骗人,”他倏然起身,语气冷冷,瞧见她讶然神情时目中似含怒:“自作多情,谁能瞧得上你?”

万忠侍立在外间,他侍奉皇帝最久,还能分辨得出殿内琴声到底是谁发出,等那一曲《凤求凰》出来,略识琴音的近侍不免一惊:“总管……”

“郑娘子是个有福气的,”万忠笑吟吟地打断他:“可见生得像陛下画中美人,不一定就是祸事。”

御前的人心下了然,暗自思忖殿内女子得幸后,恐怕内廷又会有许多轩然大波。

然而琴声停了没有多久,却见圣上含了怒气自内快步出外,那一脸腾腾杀气,几位亲近的内侍皆是一头雾水,也不敢多问,连忙让出中路,躬身随在圣上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