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李秋随之躬身说道:“陛下。”“您当年也是从皇子那个阶段走过来的。”“自然也知道宫中的禁军守卫,尤其是各个位置的将领。”“都是皇子,或是各方势力争取的对象。”“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陛下和娘娘的安全。”“以杜荷的心性和能力,胜任不了陛下交给他的重任。”听着李秋的话,李世民的面色变得越发难看起来。而一旁的房玄龄,更是吓得面色翻白,手指都不由得有些颤抖。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关于以前的那些事情,尤其是秦王府和太子建成之间的那些事。就没有人敢再提及。这也是宫中不成文的规矩,李世民心中的一片逆鳞。可是却不成想,李秋怎么就这么大胆子。敢当着李世民的面说这些事情。果不其然,李世民目光中闪烁出一丝怒气,喝问道:“李秋!”“区区一个尚乘奉御,你竟然胡扯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眼下的长安,朕的这些皇子,又岂能同武德时相比?!”“朕怎就不知道,有人私底下拉拢宫中禁卫之事?!”“你如此胡言乱语,就不怕朕重责于你?!”面对着李世民的雷霆之怒,一旁的房玄龄就想拉着李秋跪倒,赶快对李世民赔罪。请求陛下的宽恕。房玄龄,虽然性格温和,在面对李世民时战战兢兢。并非是他胆子小。只能说是他拥有旁人不知的大智慧。深知道皇权之可畏。可是出乎了他的意料,面对着李世民的怒斥,李秋倒是风轻云淡。仿佛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般。“陛下,臣之所以站在这里,不为名,不为权,不为利。”“为的,只是报答陛下,娘娘,太上皇,以及长孙大人,房大人等诸位大人的器重和托付。”“只要能为我大唐,以及这大唐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实,做出一些功绩。”“这就足够了。”“至于陛下是否责罚臣,甚至是将臣贬为布衣,对于臣来讲区别真的不大。”“寄情于山水,带着妻儿家人游览江河山川,世间景致,一直是臣想要去做的事情。”“关于是否有人偷偷的拉拢宫中禁军,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避免的了?”“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诸位皇子的一天天长大......”还不等李秋说完,一旁的房玄龄用力的猛拉他的手臂。“李秋!”“你切莫胡言乱语,身为宰相,无端猜忌诸位皇子,你到底要做什么?!”随后,房玄龄急忙的对李世民施礼,替李秋辩解。“陛下,李秋尚且年幼,说话口无遮拦。”“还请您饶过他这一次。”“等回去后,臣一定好生嘱咐与他。”这时候,李世民看着李秋那清澈,倔强的眼神,脑海中满是自己年轻时的样子。“玄龄啊,朕从不无端就责处朝中的重臣。”“既然李秋如此说,那你就和长孙无忌一起,隐秘的调查一下这件事。”“看看宫中之禁军将领,是否与诸多皇子或是他人,有着过为密切和不正常的往来。”“等到时有了结果,朕再来找他算账不迟。”“这小子倔强,朕就算要惩处他,也要让他心服口服。”......在从御书房离开后,房玄龄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是连连叹息,对李秋教导不停。说他这样,是容易掉脑袋,丢掉身家性命的。你年纪轻轻,刚娶亲生子,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口舌之快,而害了自己啊!对于房玄龄的谆谆教导,李秋自然是满口的答应。见他如此,房玄龄连连摇头,暗自叹息。随后,房玄龄前去找长孙无忌去商议此事。而闯出大祸的李秋,则是和没事人一样,回到了尚书省,自己的办公之地。随之就看见了肥头大耳的唐俭,那宽厚的身子坐在椅子上。显得如此的不和谐。“唐大人?”“这阵子实在是过于繁忙。”“不然我早就想到你那去蹭顿酒喝了。”唐俭这时候轻叹一口气。“这整个长安城中的好酒好茶,几乎都是出自你的芙蓉园。”“要说是美食,怕是就连宫中的御膳房,都无法同你那芙蓉园相比。”“我那里的酒又有什么好喝的?”“倒是你,今天是不是又闯下祸事了,惹得陛下在御书房中大怒?”听到此,李秋不由得诧异。他刚刚从房玄龄的皇宫中出来,怎么远在尚书省的唐俭就已经接到了消息?看见他的疑惑,唐俭不由得压低声音给他解释。“在这皇宫之中,又哪来的秘密之说?”“虽然还不知道你们说的具体内容,但陛下大怒这种事情,很快就人尽皆知。”“这种时候,大家做事就要格外的认真。”“唉,李秋啊,这一次陛下让我来做尚书右丞,怕是和之前做你的监军如出一辙。”“你可饶过我一回,就让我省点心吧。”李秋这时候笑着说道:“唐大人,你放心就是。”“这里又不是在军中,陛下分派下来的事情要由这么多人和部门一同去做。”“想出问题都难。”“这以后要是有了你在,我可就真的省心喽。”“对了,今天陛下刚刚在御书房中说,尚书细务属左右丞,唯大事应奏者,乃关仆射。”说完,李秋打了一个哈欠,拿出一个厚实、精美的靠垫,铺在桌子上,枕着头舒服的打盹起来。这靠垫,是由武珝按照李秋之意,亲手做出来的。毕竟这早晨三点多钟就起床,准备上朝。然后再熬上一大天,他又怎能不困?见状如此,唐俭不由得痛心疾首的唉呼一声:“李秋啊,你如今可是大唐的宰相啊。”“你怎么能如此的不顾及自身形象,公然这样子偷懒?!”
第966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