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汉匈之仇不共戴天。
表面上看,南匈奴人,早在百年前就归顺大汉,属于大汉的恭顺之民。
甚至,还有什么昭君出塞,被传为千古佳话。
呵呵!
也就是两千年后的昭君出塞,算是千古佳话。
汉末凉州之地,南匈奴的问题,几乎不比羌人的问题少上半点儿。
大的叛乱固然没有几次。
但是,小乱一直不止。
历任凉州刺史,无不为之头疼,直到董卓继任之后,要收匈奴人之心,在处理汉匈关系上,全面偏向匈奴人。
比如说。
匈奴人向往弱肉强食,认为勇力至上,只有最强的人才可以做都尉。
什么朝廷认命,什么德才兼备,通通都是假的。
董卓双手双脚赞成,尔等但有不服,那就校场放对,打赢了取而代之,打不赢,生死自负。
由此。
董卓尽收凉州二十万匈奴人、羌人之心。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由一封疆大吏,而攀升成为大汉最有权势的人。
董卓为诸侯,掌控洛阳,靠的并非是汉人,十之八九都是南匈奴的帮助。
这就是南匈奴的现状。
价值观念与大汉完全不同,在董卓以前的诸刺史统领之下,因为“大汉不公”,汉匈矛盾愈演愈烈。
此刻。
南匈奴在前左大都尉的带领下,叛了大汉,将一切王法规矩势若无物,见到以往欺压他们的汉人,其中的心思,可想而知?
“南匈奴?”
邹芸娘在马车中,听到是南匈奴的人马到了,也暗暗为之心惊。
虽然商队拥有护卫部队。
但是。
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这些卫队,对付一般的盗匪还行,对付南匈奴、羌人这样的大族,想也知道没有任何用处。
“事到如今,为之奈何!”
即便是邹芸娘如此冰雪聪明的女子,也不禁方寸大乱。
任何惊人的智慧,面对绝对的武力,都脆弱的不堪一击,此刻的邹芸娘,就彷佛数年之后,在长安城外,面对数万南匈奴大军的蔡文姬一般无助。
“姑娘勿慌!”
突然。
一个雷鸣般的声音,自马车外响起,是大将庞德,庞令明的声音。
庞德杀意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