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之前的“日记”,那东西毕竟是“真迹”,所需只是一点点“注释”以及“修改”,仅此而已……是的,那种“日记”,所需的只是“保持‘原汁原味’”而已,那毕竟是个“人”,而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只供人们取乐的“艺术品”——那并不需要所谓“受众”,芯启所需的仅仅只是将“艾欣默克”这一形象保存下来,并尽可能维持“真实”而已……这就是为什么,那个时候,他所做的,仅仅只是修改了“版面”,并增加了一点点“注释”,仅此而已……
……有些东西,懂的人自然都懂,只有不懂的才需要看注释……但问题是万一有幸抽出那本书的“读者”本身就是懂了的,翻到后面又看到那注释……嗯,很好,“觉得啰嗦”也就罢了,我可是特意将“注释”放在后面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一本书读到一半就提前知道了结局……
“……总而言之,一句话……等着点儿吧,这东西……”
那句话恐怕是永远都不可能说完了……是的,很不想承认,但芯启认输了,他这一回真的认输了——要问这东西最能体现意境的地方是什么,嗯在那个树底下被挖出来的一瞬间……但很好,这里没树,一棵都没有,偏偏就是这“一棵都没有”,让这东西就算被人抽出来了,“体验感”估计也会大打折扣——是的,某种程度上,这依旧是一个人记忆中的留存物,并不似“火鸡”而是“海鲜”,理论上的“烹饪方法”越简单越好越能保持“原汁原味”就越好……是的,某种程度上,这就跟那本日记一样,“大框架不动”、“稍作修改”就好……
“……但问题是真那么突兀从书柜里抽出这一个盒子……大多数人都会打开来看一看然后直接放回去啊……不会要‘分开进行’吧?特意来一本‘设定集’,然后‘本体’做成一个独立的‘作品’……但问题是实在太麻烦了点吧!!!!”
但不管怎么样,这东西都被搁置了……嗯,最起码现在芯启是想破脑子都没头绪、真堪比“进行不下去”——其实真要“进行”倒也不复杂甚至非常容易,他的“处理”效率极其高,偏偏就是“没办法开始处理”……简称“下不了决定”——事实不止一次地证明,“完美”,这可真不是个“人”能去追求的东西……
……虽然……刚把目光转向那半个头盖骨……芯启就以更快的速度将脑袋朝旁边偏了过去……
“……做成‘骨雕’吧……稍微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