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他们会想成为神;如果有神,他们不会允许自己变成人——所以只有人变成神,没有神变成人……”
并不是多么好的评论……九很不喜欢这种语句……严重不符合她的口味,虽然嘛她正在用尽可能平静的语调“朗诵”着这些话……并不适合“慷慨激昂”,这个语境……最适合的“语气”应该是“空洞感”……吧……九的文学功底并不算特别出众,哪怕就算“出众”……至少她所询问的那些所谓“出众”的人……嗯,给她的回答让她觉得“还不如自己去思考”……于是乎,她只能“平静”了,吐字清晰保持着最基础的“抑扬顿挫”就好……没什么特点,但最起码“百搭”:“神越来越多,到最后数量超过了人……有的神再也管理不了人,人也不可能去崇拜所有的神——于是,引发了战争……”
这不是必然的吗……但这样不是很傻吗……总之,两种观点同时出现在了九的思路里面——前者是“以这个语境来思考”,后者则是“站在客观角度考虑”——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理解的差距,仅仅是这“语境”中“潜台词”了一些东西而已——它“规定”了一些客观角度上并不存在的问题,包括不限于“人要崇拜神”、“神想管理人”、“神有‘嫉妒心’”……
“……仔细想想,‘神’这个东西在‘人’的观点里往往的‘统一性’就是‘未知’……”虽然也确实只是“想想”而已——这句话真敢吐出来,在“朗诵”中倒霉点要被听众群殴的:“所以说,就算一个世界中真的有‘神’……它最终也不会得到‘人类’的承认,哪怕确实出现了一定时间一定程度的‘崇拜’……哪怕它确实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为‘拯救世界’啊‘造福人类’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最终都会有人‘抛弃’它……所以说,‘自己的善意’,永远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而‘自己的恶意’,则永远都会有人将之理解为‘善意’……所以说,即便创造出了‘神’的概念,但人类其实不希望这世界上真的出现神……所以说……”
“神全部死去……从此,在人的世界中,没有了神……”
很……“平淡”的朗诵……总比“无脑激昂”、“无脑悲伤”来的好,毕竟本就不是所有诗词都适合“激昂”都适合“悲伤”……虽然嘛这种处理肯定是要方便不少,毕竟只用练习“两种语气”而已……虽然嘛当“诗词朗诵”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当“诗词”的本意再不被人们关注、他们只想“参与”,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学修养”……嗯……
……总感觉“无脑”的卖点其实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