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老臣的震惊,皇帝陛下有强力后手(2 / 2)

所以倪元璐只能寄希望于,镇西王李自成那边先垫上。

然而,堂堂天朝上国的户部尚书,请求刚归顺的贼寇主帅帮忙垫粮饷,是何等的羞愧和丢脸。

李自成爽然一笑道:“我先垫上也是可以,不过,陛下如今有的是银子呢。”

“有的是银子?”

倪元璐、李邦华等疑惑的目光,投向崇祯。

崇祯笑而不语。

一旁的王承恩,知趣的宣读了昨夜收获的大致账目。

老臣们听到最后,全都惊愣当场。

半晌后,李邦华颤声问道。

“王公公,老夫可能耳朵不好使,不知是否听错了,折合白银两千多万两?”

“李卿没听错,正是两千多万两。”

崇祯给出肯定回答。

倪元璐、李邦华等老臣们顿时惊喜万分,激动得手舞足蹈,喜极而泣,长笑不止。

“老天爷……老天爷开眼了!”

“这正是,久旱逢甘霖呐。”

“我大明洪福齐天!”

“不,是陛下的英明决断。”

“对对对,是陛下英明决断!”

几个老臣相对都是清廉正直,早上听说东平侯这等世家勋贵,也被当场斩杀,连夜抄家诛族。

老臣们想等大事决议之后,再劝皇帝不要杀戮太过,以免落下暴君口实。

但东平侯府中,光是藏银就有八十几万两,良田地契加起来几千亩。

证实不仅是个巨贪,还大肆侵占百姓良田。

而崇祯向大臣勋贵借银子时,东平侯也哭穷,只借出五百两,还说是卖了收藏的字画等,东拼西凑所得。

仅是这一条,便是欺君之罪。

这样看来,抄家诛族不为过。

反而证明崇祯的决断,显得有先见之明。

崇祯心内清楚,这不是先见之明,而是自己知道大明这个时期的官僚勋贵,没几个手脚干净。

尤其是跳出来对抗新政的反对者,必定是触及他们利益,屠刀收割过去,一刀一个准。

由于缴获巨额金银钱钞。

不仅解决了急缺粮饷的紧急情况,也有钱赈灾了。

到处有百姓造反,主要根源就在于天灾严重,朝廷又赈灾不力。

要是朝廷有充足资金赈灾,官员也足够尽心尽力,让灾民能活下去,民怨就不会那么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

有钱,就好办事。

兵务议定之后,崇祯宣布。

“昭告天下,国库拨款一千万两白银赈灾,灾区官吏的俸禄等,也由这里支取。”

“贪墨赈灾款一两以上者,满门抄斩!”

“借灾情谋私利者,满门抄斩!”

“赈灾不力者,满门抄斩!”

“赈灾兹事体大,由范爱卿全权负责。”

“老臣接旨。”范景文躬身施礼,心头倒吸一口冷气。

一向有些优柔寡断的皇帝,如今办事却极为果决。

这道圣旨下去,必是举国欢腾。

超大手笔赈灾,能从根上解决民乱问题。

昨天张榜宣布了减免赋税,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受灾地区等于是失去财政收入,地方官吏俸禄没有了着落。

欠俸禄如何叫人用心办事?

长久必生事端。

老臣们正担心地方体系生出变故。

如今才知道,皇帝陛下有强力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