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重新修改第127章(1 / 2)

陈老看到如此密密麻麻的名字,也是大感头痛。

他立即招来了航空航天军工,机械,化工等几大部委的主要负责人。

让他们过来挑选有用的人才,那些比较平庸,年纪大的就算了。

同时也联系了驻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大使馆,让他们去打听、核实这份名单的准确性。

老毛子那帮人看起来比较耿直,其实暗地里也没少做过坑蒙拐骗的事。

姜大邺才不想管这些麻烦事。

趁着陈老闲暇的时间,他把今天跟阿卡耶夫提及蒙古大开发的事情,说了一下。

事情并不复杂,姜大邺的意思就是想趁着老毛子内外交困,最虚弱的时候,在那边大搞开发建设。

陈老一听姜大邺要搞如此大的动作,并郑重交代他,国内的事情尽管安心,没有人会给他拖后腿。

姜大邺见陈老如此明事理,也就没有再罗嗦,告谢一声后,便离开了东南海。

姜大邺回到自己家里,随便找了一个靠椅躺了下去。

他重新在脑海中理清了一下思路,好好琢磨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蒙古跟着老毛子混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啥长进,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惨。

听说,那边现在就勉强温饱,一到冬季,甚至还有可能饿死人。

因为他们不种粮食,不耕地,粮食和蔬菜比老毛子们短缺的更厉害。

蒙古国内现在的经济状况,确实比老毛子更凄惨。

自从前苏联解体后,他们的对外贸易收入锐减,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跌去了70%,甚至还不到1989年的三分之一。

那里的每个老百姓平均月收入不到200元人民币,而这点钱还要购买蔬菜,粮食,食用油,能源等等,完全不够用。

以前还好,前苏联还会时不时拿出些粮食、能源救济一下。

而如今,俄罗斯自身都难保,粮食短缺的厉害,哪还有心思管他们。

很多产粮丰富的国家,因为之前就受到欧美的警告,是不可能私自向俄罗斯出口粮食的。

纵观全世界,唯有华夏才有底气,才有胆魄做这样的事情。

俄罗斯但凡有一点粮食的基础,也不会受制于人,混得如此凄惨。

所以,姜大邺之前的“粮食代工计划”,在俄罗斯高层眼中就是一根救命稻草。

蒙古那边至少有70%的地方是草场,水源也不缺,就是气候不怎么好而已。

蒙古虽说有一多千年的畜牧经验,但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没有科学、严谨的养殖理念,产量很难实现突破。

特别是面临寒冬的时候,牛羊并发率和死亡率过高,导致大面积的减产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蒙古人现在还沿用着百多年前的那种畜牧养殖方式。

如果是碰到特大型雪灾,牲畜们没有死绝,那都算他们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