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聿今天一天都躲在工坊里画增刊漫画,第一天一早,才第一声鸡叫,工坊的工人都没起来,就带着团圆回了书院。
如今阿爹就在扬州城内,虽然每天看起来都十分忙碌的样子,梁聿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虎须,就算是做个样子,也乖乖在书院待着吧。
他自己在书院待了一天,也确实察觉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地方。
因着先前打群架,还有海龟汤的事,还有梁老爹大棒追着梁大郎跑了几个山头,最终把逃学梁大郎腿打折一事,梁聿在书院里的人气倒是提高了不少。
就是不知道大家揣着的都是怎样的心思了。
总之这回梁聿回归书院,同窗们都没像之前一样当他们后排几个是不存在的空气了。
还有几个主动过来关心梁聿,这几个都是之前九郎带下山,一起打架的学子。
“思安,你的伤势如何”三三两两有人过来关心梁聿伤势,这几个人上前了,丙舍其他学子也陆续围过来,就算坐在位置上没过来的,眼神也瞟向梁聿这边。
“断的彻底,好的也快。”梁聿再来人的第一刻就把书桌上正在写的稿子藏了起来,然后动作自然地站起来,做了个花式足球饶球的动作,让众人感受一下他腿脚的灵活度。
“你小心点”反倒把几个同窗吓到了,当初就是他们几个抬着腿肿得和萝卜似的梁聿回宿舍的。
“没事,没事。”梁聿憨笑,接受了同窗们的关心,不过他们要是不把他这月余落下的功课也给他送过来就更好了。
下节是骑射大课,年纪到了的同窗收拾收拾东西就往校场去了,留在学舍里都是和梁聿差不多大或还差一两岁的同窗。
夫子也不在,几人干脆围在一起玩起了被他们改名成“请问是否”的海龟汤。
一节大课的时间不断,几人也不可能一直玩海龟汤,有一搭没一搭闲聊了起来,梁聿本来缩在最后画漫画草稿,前面几个闲聊的同窗没刻意收着音量,他也听到了他们闲聊的内容,说的正是漫话小报。
“你们去门房拿了吗”丙舍学舍此时人少,又都是关系好的,至于梁聿,他都多久没在书院了,而且他们也没具体说什么,估计他听着也是一头雾水,几人就没防备他。
却不知道梁聿这面憨脑瓜子精的家伙,只听到他们话语中的几个重点词,就已经猜出他们在说的是什么了。
颇有心机的梁大郎,装着自己听不懂的模样,继续低头写写画画,而那边天真的同窗们也没多余给他一个眼神,还在继续讨论。
“我倒是想去,我还等着看后续呢,不过我瞧甲舍诗社那边一直有人盯着门房呢”这位同窗不知道是梁祝的读者还是小报上连载小说的读者。
“马上就旬假了,我家里还定了一份,到时候我回家看吧。”
另外一个同窗听到他的话,眼里掩饰不住羡慕“你家真好啊我祖父看了小报之后,就不让家里人看了,说什么有辱斯文,哪里有辱斯文了”
“我家也是。”另外一个同窗听他这么说,也是满脸忧愁,“自从我家姊妹也说了一句想要上学之后,我阿娘就不许在家里看小报了,连家里原来的都给找出来烧光了,我阿小妹为此还哭了好几天。”他本来想说阿姐,但想想阿姐已经到议亲的年纪了,脱口临时就改成了小妹,反正他小妹才不过六岁年纪,就算要议亲也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呢
“女子上学”几人顾忌着周围还有同窗,这句话倒是说的轻,但梁聿耳力好,还是让他听的清清楚楚。
“家里不是也有女学让姐妹们上学的吗”
有人叹气“那是你家,我祖父天天念叨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给我兄长聘的新娘,听说大字都不识一个,我兄长都发愁,他也不是想婚后红袖添香什么的,可你想想日日对着娘子,连话都搭不上”
几个少年年纪都还不大,都想到婚后生活了。
话说到这里就歪了,梁聿也没继续听下去,但倒是稍微了解了一下同窗们对梁祝的看法。
书院里还是因为宁昔年那边的原因啊
梁聿低头看自己放在桌上的漫画草稿。
如此的话,他的策略到是没有毛病。
梁聿在书院一直待到了下次旬假前一晚,他把增刊要刊登的内容都画了出来,还有文章几篇,写好一部分就让团圆送到工坊去,倒是没耽误印刷。
这次的增刊要随着正刊一起发售,不要钱,随正刊一起附赠。
而这几日,他手上也堆起了厚厚一叠来信批判梁祝,甚至是批判漫话小报的书信。
梁聿手捏着笔捏到酸涩了的时候,就掏出一封新的来信,仔仔细细看一遍,算是个自己添个趣。
休息够,放下信就能写出一篇完全反驳来信内容的文章,全篇不带一个脏字,却能阴阳怪气把人祖宗十八代都讽刺了。
他增刊里的几篇文章差不多都是这么来的。
增刊的内容是梁聿压着发售的最后一日完成的,只辛苦
工坊的印刷工匠们连夜点起烛火赶印增刊。
梁聿从不是刻薄的人,直接掏银子,吩咐团圆工匠们的夜宵、茶水都要准备好,转天大家全部休息一日,奖金也准备好了。
扬州的增刊能赶着明日发售一起发行,其他几个州府的就要迟一些了,不然怎么也赶不上。
虽然梁聿这边收到不少来信抨击梁祝的,说漫话小报助纣为虐,不成体统的,但到了漫话小报发售日的这天,漫话小报依旧没少卖。
倒是有几个老迂腐不知道吃了几斤女戒,站在几个书茶馆门口不许人买小报,但都还没过午,就被几个书茶馆的小一赶走了,这群只知之乎者也的老迂腐口舌之上哪里骂的过混市井讨生活的小一啊
大多也只有白着脸,念叨着“有辱斯文”掩面离开了。
小一哥也是读过书的,为人也灵活,看着几个老迂腐的背影,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直接拆穿了这老迂腐的底。
“这老迂腐就住在我阿婆家前街,从前他家才七岁的小闺女不过去货郎那买了根绣花针,还是为了给他缝补破衣衫,就被他称作不守妇道,溺死了我呸,七岁的小娃,哪来的妇道”
周围看热闹的群众露出震惊神色之时,小一哥再接再厉。
“我阿公也识得几个字,我阿娘的陪嫁里女则女戒一本不少,就算是女戒上面也没写不让女子读书的”
小一哥当场凭着记忆念了一段女戒里的文字“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怕众人不懂其中意思,小一哥还给解释了一下这其中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不也是掩盖彼此之间的礼数吗”小一哥哼了一声,“拿着女戒说话,女戒上都说了要让女子读书明理了,穿着书生袍,书都没看明白,还跑到我们茶馆门口撒野”
小一哥当年也想读书,奈何家中贫困,只跟着阿娘捧着女戒把上面的字一个字一个字都认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