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张允申当了二十多年节度使,老谋深算。”李克用道。</p>
“既然是秘道,就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p>
“这属于最高机密,知道的只有节度使,在张允申没死之前,张简会都不可能知道。”李克用推测。</p>
“既然如此,那些修筑秘道的匠人和监督的士兵怎么办?”阿保机问道。</p>
“对啊,这么大工程,肯定要一大批人才能完成。”萧玄衣补充道。</p>
“那就灭口呗。”李克用道。</p>
“谁来灭口?”阿保机追问。</p>
“张允申!”</p>
“不会有别人帮忙吧?”</p>
“应该不会,要是那样,灭口还有必要吗?”</p>
“他一个人灭一帮人的口,怎么才能做到?”</p>
“用机关,就象我们现在这样。”萧玄衣道。</p>
“对啊,这种事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历朝皇帝修建陵墓,一般都不给工匠留活口的。”阿保机熟知汉人典故。</p>
“耶律兄弟的意思是?”萧玄衣若有所悟。</p>
阿保机没有回答,而是接着说道:</p>
“能设计出这个秘道的人,应该是个很聪明的人。对吧。”</p>
“那是肯定的。”刘窟头道。</p>
“他应该能预料到,一旦大功告成,自己也会被灭口。”</p>
“应该如此。”</p>
“这么聪明的人会甘心就死吗?”阿保机推断出一个重要结论。</p>
“所以这里应该有个逃生的出口。”萧玄衣道。</p>
“他藏一把备用的钥匙岂不更省事?”李克用道。</p>
“谁敢保证张允申不在出口守着呢?”萧玄衣反问。</p>
“但是这么长的秘道,另一个出口怎么找?”刘窟头说道。</p>
阿保机想了一会儿说道:“张允申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工匠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们两个应该互相提防。所以工匠留这个出口应该是在工程的尾期。”</p>
“对啊,太早了容易被发现。”萧玄衣道。</p>
“要是有出口的话肯定就在附近。并且比较隐蔽。”阿保机道。</p>
“这个洞是不断渗水的,也就是说,洞底很少没有积水的时候,所以这个出口应该就在洞底。”萧玄衣道。</p>
“大家用脚跺跺洞底,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阿保机道。</p>
听到这话,众人好象又捞到一根救命稻草,全神贯注地忙活起来,突然,一个契丹人喊道:“我脚下的地面好象有点震动。”</p>
刘窟头连忙燃着千里火,赶过去试了一下:“就是这里!”</p>
这时水已经淹没到了脖子,刘窟头把千里火交给阿保机。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p>
不大功夫,刘窟头又冒出头来:“找到出口了,不过里面积满了水。”</p>
“我们不是还有水囊吗?”李克用哈哈大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