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点的火?”</p>
“这个没看清楚。”</p>
“笨蛋,那你还说看清楚了。”</p>
李匡筹还是迟疑了一会儿:到底什么情况,敌人没来,点哪门子火,但他仍然决定出击,因为这信号就是军令。</p>
骑兵伏击和步兵伏击有很多不同,最大的区别之一,步兵可以抵近战场埋伏,甚至近到射程之内,骑兵就不行,必须要离开战场三、四里之外。</p>
原因也很明显,人容易隐蔽,马就不易隐蔽,人能控制自己,马一般很难控制自己,打个响鼻说不定就能坏事。</p>
三、四里的距离,对方是不会发现自己的,但李匡筹也无法知道战场上到底什么情况,只能以信号为准。</p>
十二名幽州兵牵着马走出树林,一字排开。</p>
“上马!”</p>
李匡筹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上了马。</p>
“出击!”</p>
李匡筹横刀一挥,十三骑向着放火的地方骤马而去。</p>
李匡筹赶到战场时,刘窟头已先到了一步,除了十几个幽州兵,战场上哪里有讷支人的影子?</p>
刘窟头已经下了马,踢着两具射成刺猬的尸体,一边破口大骂:“谁他妈让你们乱点火。”</p>
“他们是谁啊?”李匡筹问。</p>
“我哪知道啊,已经死了。”刘窟头闷声闷气。</p>
“不过从他们的衣着和带着的兵器来看,这两人应该是讷支人的斥候。”李匡筹判断。</p>
“他们为什么点火啊?”刘窟头问。</p>
“是不是发现我们了?点火报警。”有个冒失的幽州兵说道。</p>
“扯淡,我埋伏的好好的,他们怎么会发现?”刘窟头当即不同意。</p>
“李三哥他们不是去诱敌了吗?这两个人估计是看到了李三哥才点的火。”一个老兵解释道。</p>
“这倒是很有可能。”刘窟头表示同意。</p>
“不管怎么说,埋伏已经发了,计策暴露,下一步该怎么办?”有个老兵问道?</p>
“还能怎么办?回城或者去会合李三哥。”李匡筹道。</p>
“去会合李三哥。”有人说。</p>
“那不是送死吗?”有人回答。</p>
“我们幽州兵有见兄弟危难不救的吗?”刘窟头问了一句。</p>
“没有!”大多数人表示同意。</p>
“不愿意的留下,愿意的就跟我去送死!”估计刘窟头很崇拜李克用。</p>
突然一个幽州兵喊道:“三面山方向起火了。“</p>
“肯定是老萧他们得手了!”刘窟头嚷道。</p>
众人精神一震,跟着李、刘二人,直奔三面山。</p>